季汉大司马_第4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9节 (第2/3页)

民,心虽为百姓疾苦而叹,但为了不惹事,示意使团众人跟上自己。

    突然,一名少年从草堆间窜出,跪在姜冏马前面前,磕头哀求,说道:“贵人,家妹患风寒,家中又无所食,能否赐些吃食?”

    见状,魏官示意侍从上前,骑士怒马而上,骂道:“士息,还不速速退下。若耽搁了时间,莫说你,连你全家都要掉脑袋!”

    “俺有力气,能为贵人耕作!”少年喊道。

    “滚!”

    骑士挥鞭骂道:“士家终世为革,岂能脱籍!”

    汉末乱世,人口锐减。深得商、韩酷法的曹cao,为了更好的征战,特别创立士家制。士家与士族虽一字之差,但待遇天差之别。

    士家即士兵与其家庭统称为士家,凡籍贯为士家者,终身为兵,不准改行转业,不得脱籍,婚配只能限于同类,不准与士民通婚。

    如有士卒逃亡,家属需受严酷的惩罚;士家的子女称为‘士息’、‘士女’,兄终弟及,父死子承,世代为兵。士家在曹魏国中的地位,高于奴婢,而低于民籍。

    今少年想卖身入贵族家中,尚因自己身份之故,求而不得,端是讥讽不已。

    在骑手的鞭挞下,少年黝黑的肌肤绽裂开来,疼得他哀嚎而哭。

    “且慢!”

    姜维心有不忍,策马上前,说道:“今天色渐晚,不如早至洛阳。”

    “走!”

    魏官见是姜维开口,挥了挥手,说道:“尽快赶至洛阳。”

    “诺!”

    姜维年轻心善,多怜悯那少年,在使团走后,故意落队尾,将马鞍上的粮袋扔到少年怀里,说道:“粮有两、三日之用,袋中且有些钱财。”

    流着泪水的少年,止住了哭泣,呆呆望着马背上的姜维,急忙叩首,说道:“多谢贵人,能否告知姓名,以报贵人之恩情。”

    “不必了!”

    姜维挽着缰绳,说道:“天色渐晚,快些归家,莫要让你父母担心!”

    少年眼泪止不住下流,说道:“数年前,俺父随军南征,从此之后,再无音讯传来。母亲被官差掠走,以来婚配他人,家中仅剩俺与俺妹了。”

    姜维闻声而色变,问道:“你父为国死难,今官人怎能掠你母以配他人?”

    少年嚎哭不已,说道:“那日吏言我父已亡,我母需重配婚事。”

    士家制之外,曹魏尚有人妇政策搭配。因士家低贱,岂有正常女子愿嫁,曹魏官方唯有强行出面cao作。

    姜维义愤填膺,说道:“羌人尚晓母子之情,今中国衣冠大夫,怎反不如羌人乎!”“哎~”

    姜维望着远离的使团,长叹了口气。魏国不近人情的做法,让他对甚是失望。

    当下他唯有希望魏帝曹丕别让人失望,若曹丕无能无德,此行当要劝父亲往吴楚走一趟。

    “驾!”

    姜维回头望了眼少年,遂扬鞭策马而走。

    刘武跪在地上,喊道:“小子刘武,望贵人留姓名,以便今后报答!”

    “天水姜伯约~”

    夕阳西下,马蹄声碎。

    时转次日,奉命朝谒曹魏的姜维父子已至洛阳,不得曹丕接见的父子二人,出驿馆,入市肆,赏洛阳繁华之景。

    洛阳虽经战乱,又被董卓焚烧。但随着曹cao平中原,洛阳逐渐复兴起来。虽比不得昔之繁华,但较比偏僻少民的冀县,当属于大都市,人流如潮,热闹至极。

    姜维父子逛了半天,寻了间市肆而坐。

    “伯约,怎么心情如此沉闷?”姜冏问道。

    姜维把玩着杯盏,蹙眉说道:“魏帝与其父妃嫔私通,并纳之为妃,已无德行可言,怎能平治中国?”

    曹丕与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