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0节 (第2/3页)
破这个平衡。“陛下,不如让糜南中居府休养,留任南中数载,以免仓促生乱。”廖立建议道。 “不可!” 刘备微微踱步,说道:“子方上表离任,岂能强扭其意!” 刘备对小舅子的秉性有所了解,今能放弃南中的利益,说明南中有他无法解决的难题,选择跑路;或是他年纪真大了,在南中呆不下去了。不管是哪一种,今都选人替换糜芳。 犹豫良久,刘备吩咐说道:“健为太守李严,治郡多年,屡安夷贼,功绩显著。今迁其为南中都督,拜安汉将军,与糜君交接政事。” “诺!” 刘备早有想用李严的打算,可惜没位子腾出来。今南中都督空缺,以李严之才干,处理南中不成问题。 纵引起南中反叛,恰好派兵一次性解决,今后不再虚治南中,而是派遣官吏实治之。 刚料理完政事没多久,侍从上前来报,说道:“陛下,丞相求见!” “请!” 几个呼吸的时间,诸葛亮持羽扇,着毛袄,沿着走廊而至露台。 “亮拜见陛下!” “免礼!” “见过丞相!” “诸君同好!” 有了诸葛亮作陪,刘备当即让左右散去,说道:“诸卿,可自行出宫!” “诺!” 君臣游于露台、廊间,谈论国事。 聊了半响,刘备手搭在廊桥上,问道:“孔明此番入宫,莫非有要事相说?” 诸葛亮抚扇而笑,说道:“陛下可知马超遣姜冏为使,其不日将至武汉?” “昨日听侍从言语,已有所知!” 刘备沉吟少许,说道:“仅是那姜冏先拜曹丕,今从洛阳南下,而后再拜我国,此当不符邦交之礼。” “哈哈~” 诸葛亮笑了几声,说道:“亮本为此所疑,但今晨忽然开朗,渐有所得姜冏之意。” “嗯?” 刘备神情微敛,说道:“请孔明赐教!” “不敢!” 诸葛亮向刘备行礼,继而抚扇而踱步,说道:“凉为臣,汉为君。马超遣使谒汉,岂敢不尊我国之礼?故而必上尊表,供钱物,以示谦卑尊奉之心。” “今姜冏初使魏国,而后谒汉,所携礼品,盖多供与曹丕,安有再供陛下之理?纵姜冏不知,马超岂会不晓?” “行事背逆,与常理不和,故臣深思忧来,窃以为姜冏必有所图,其所供之礼,或非良马钱财,而是欲引身自荐。” 闻言,刘备若有所思,说道:“既然如此,朕是否应当派遣上卿相迎,以宾客之礼厚待之。” 踱步思量,诸葛亮笑道:“姜冏,陇右之人。朝谒洛阳,必受曹丕厚礼款待。今为何舍道南下,转谒陛下呢?” “亮以为当是姜冏观曹丕无英主之相,且又专重繁文缛礼,为寻明主故舍道南下,以观陛下之风采。” 诸葛亮轻抚羽扇,了然说道:“陛下往昔何以待贤人,则以何礼待姜冏。武汉尹中种种,一切如常,不改旧政。” 刘备捋着胡须,问道:“孔明何以为姜冏是欲投效明主,而非竭力效忠马超?” 诸葛亮哑然失笑,说道:“天下南北而治,马超骤然而兴,陇人之所以为其所用,无非畏其兵马。伯言夺陇南二郡,逼签城下之盟,马超外强中干,世人尽知,陇西士人安能为其所用。” “君之良言,当开备之愚钝!” 第553章 汉之所以兴 姜维父子从洛阳拜谒曹丕之后,率使团行至关中,在山民的指点下,从商於之地南下,走小路间道,翻越山岭,辗转千里,顺丹水南下,方至汉南郡。 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