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4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5节 (第2/3页)

君,及州郡县长官吏曹之辛劳。”

    敬侯非是他人,正是前段时间去世的刘巴,在诸葛亮、廖立等人请奏下,刘备追谥刘巴为敬侯。

    刘备似乎听懂了诸葛亮言语之意,大方说道:“孔明所言极是,此番检索隐口,今时广检隐户,如扩一州之民,其功当不逊北伐之大捷。内外诸卿多有功劳,朕以为可增发官吏今岁俸禄,以劳诸官。”

    “如有政绩优渥者,除提拔调职外,再加赐蜀锦、盐糖以为赏赐。此事当有劳长绪,上呈有功官吏姓名。”

    “诺!”

    今时不论汉魏,官吏到手的俸禄与名义上的俸禄有出入,平均下来大体要打五折,故而廉洁的文官家无余财属于常态。

    当下经两年的休养生息,南汉府库钱粮渐多了。此番检索人口,地方官吏干得出色,刘备也愿多发些年终奖。当官虽与打工有些许不同,但不代表官吏们不喜欢钱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刘备捋着胡须,笑道:“朕自前岁以来,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军吏修养,是为一时之安乐。今广检隐户,山民归附,百姓析出,当可谓南土大治矣!”

    说着,刘备隐约有些得意,问道:“而那逆魏去岁冀州蝗灾,百姓大饥。今岁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毁田野。两者之下,此消彼长,诸君以为汉与逆魏孰强?”

    相比大汉的风调雨顺,国内励精图治,百姓人口增加,百姓安居乐业。

    曹魏国内一直遭受或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如去年冀州发生蝗灾,曹丕南迁害民;今年夏天,因下雨长达百余日,曹魏国内发生水灾,河洛发大水,司隶百姓被河水淹死,两岸田野、房屋被破坏。

    张昭神色严肃下来,拱手说道:“中国户籍倍与南土,曹cao之世,州郡列置田官,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陛下自前岁大治南土以来,不过二岁之久,安敢言强于逆魏乎?”

    刘备心中不悦,冷声说道:“朕与贼大战数次,多胜而寡败。贼丧兵失土,内有灾祸,何言汉不比贼强?”

    张昭作揖而拜,说道:“昔前汉中兴,宣帝末时,其常诏诸卿问政,问天下已是承平,关东为何有流民?民生为何甚艰?”

    “天下大安,世祖宽仁,常忧九州萧条,黎民安堵,遂罢刀剑,以丰府库。”

    “陛下治南土,略有大功,尚不及世祖之业,则就有好功之向,昭实为陛下而忧。今天下尚未平,望陛下秉持初心,勤俭治国,以兴汉室。如陛下季兴,老臣愿击鼓吹笙,以为陛下贺!”

    不是张昭扫刘备的兴,而是刘备近日有飘的迹象,张昭不得不出面劝谏,毕竟历代皇帝初贤后昏者,不在少数。像那汉宣帝文治武功鼎盛,但在后期也开始贪图享乐,闭塞贤臣忠言。

    闻言,刘备大笑起身下阶,扶起张昭,谓众人笑道:“朕无意夸耀己功,今下之问,实因有北伐之念。”

    “陛下文治初有雏形,今中国无乱,轻易出兵,劳而无功。今时之政,恐将前功尽弃,陛下宜当再忍几年。”

    张昭拱手道:“待深远山民归附,南中归朝大治,国力昌盛,甲兵精锐,粮草盈仓,再图中国不迟!”

    “孔明以为呢?”

    “陛下,臣以为张公所言极是!”诸葛亮从席上而起,拱手说道:“曹丕虽无曹cao之大略,但其善能得贼人心。贼岁有数千万石之粮,民众于汉。兵力丧亡,可复征之。且陛下连年征伐,精兵锐士丧者不少。臣以为今无良机,不宜妄动!”

    “嗯?”

    刘备皱眉踱步,问道:“孔明所言良机何在?”

    “禀陛下,马超者,狼子野心,岂愿安之?其不出数岁必反。”

    诸葛亮劝道:“时中国兵乱,尽出南土之地,举国之力北伐,令强者持执戟,羸者转运。陛下身率六军,出襄樊,大驾入洛阳。西命陆逊发蜀汉之卒,军于陇右,授霍峻、庞统大众,直指征寿春。”

    “历来青、徐。宛城、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御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