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4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3节 (第2/3页)

言之语有理!”

    霍峻端着茶盏,颔首说道:“破敌非春时不可!”

    说着,霍峻看了眼费观,说道:“重拟军令,宾伯再记!”

    “诺!”

    “令高晨率本部军士潜入钟离,以增徐盛帐下兵力。更替军令,令徐盛固守钟离五月,五月之后降不为罪,五月之内降斩之。”

    “令唐咨率本部军士驰援下邳,以增霍攸之兵力。固守下邳,如夏侯尚水淹下邳,则撤守内城。务必阻击夏侯尚本部,不得少于半年。”

    霍峻负手背腰,说道:“车骑将军陆逊,率陈到、傅肜、冯习中军三营及吴楚郡兵,合约五万五千人。入驻淮阴,以援二城。如二城不满五月被破,则以军令处置。”

    陆逊从席上起身,沉声拱手说道:“末将领命,五月不到而城破,逊愿受惩处。”

    “善!”

    霍峻指了指文书,说道:“令后将军庞统从令,其为江淮副督,舍六安,聚淮西兵马至合肥驻守,时刻紧盯淮南贼军。其间不论有任何异动,无我军令不得调动。如贼寇南下,固守城郭即可!”

    “令前将军文聘率江汉兵万人北上,吕子明及襄樊军士听其调遣;卫将军赵云领步骑万人,与施然屯夏口,以巩京师;左将军黄权佐我cao练禁军兵马,如有军令从我而战。”

    “诺!”

    少顷,费观速记内容,问道:“大司马是否报与葛相?”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抄录两封,上呈陛下,西送成都。”

    “诺!”

    见霍峻没有军令给自己,张飞忍耐不住,问道:“大司马,今国事艰难,连子龙尚有军令,今怎无俺军令?”

    “翼德贵为司隶校尉,岂可轻动!”

    霍峻笑了笑了,说道:“今下与峻同驻武汉,且观战场之形势。”

    “诺!”

    张飞略有不满而叹,但也知道他的身份关键。司隶校尉为雄职,具有巡察百官的权利,一旦他走了,京师发生sao乱,则就不好处理。

    随着军议结束,众将陆续领命而退。

    黄权步子慢了些,迟疑少许,问道:“大司马,今江淮战况紧急,何不亲统兵马赴淮,而委陆逊统御大军。陆逊虽有大略,但贼寇大军之下,恐难受退敌之大任!”

    霍峻坐回席上,笑道:“我知陆伯言,其人多谋,军略出众。今有水师之利,率劲旅赴北,足以保二城不失。今曹丕兵锋正盛,当耗其精力。”

    别看霍峻对陆逊的评价似乎有前后矛盾,一面与诸葛亮交谈,认为陆逊无法肩负起北伐重任;一面得知曹丕南征,却将御敌重任交予陆逊。

    实际上霍峻正是与陆逊深入接触,和他多次讨论用兵战术,方得出这般的评论。

    陆逊的军事水平在汉末其足以称雄,且智谋出众。其用兵风格有明显的特点,即谋定而后动,需要建立优势,他才会动手。而这既是陆逊用兵的优点,同样也是他用兵的缺点。

    防御战中,敌方用兵路线相对确定,陆逊可以挑选合适的战场,发挥自己优势,从而去克制对手。如此才有逼刘备扎营山岭,而后火烧连营,复刻了岑彭灭蜀之战。

    进攻战中,敌方处于优势当中,且敌军援军来向不明,陆逊无法明确对手具体信息,则难以建立起对战场优势。如当陆逊北伐时,得知满宠突袭自己,而自己缺乏战场优势,方才会闻敌而退。

    如此的战术特点,才有陆逊在战场上忽高忽低的表现。反观诸葛亮的用兵风格,正更多胜奇,其行军扎营无可挑剔,且军纪严明,军士能为其效死力。故而面对以善攻闻名的司马懿时,诸葛亮让其无从下手,且因善练兵,打得司马懿闭门不出。

    如将刘备换成诸葛亮,其断然不会选择山林间扎营,也不会让黄权轻易渡江,更不会舍舟就步。

    将领的军事风格不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