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5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6节 (第3/3页)

以金陵为东都。武汉为南都,洛阳为北都,长安为西都。而后诸军北伐时,陛下可居武汉或江陵,以都督北伐军事。”

    大家一起抢着当首都,为了表示北伐之心,干脆把洛阳、长安、金陵、武汉一起设为首都。反正在洛阳、长安面前,大家都是弟弟。

    当然为了不刺激荆楚人,金陵不会设尹,而是设行台,仅从武汉那边拿走部分权利。

    诸葛亮抚扇而思,说道:“直迁金陵不妥,今仲邈之言,当为可行之方法。亮不日上疏表兄受领扬、豫、徐三州行台尚书令,以金陵为治。余者,尚书仆射、尚书等官,需由兄斟酌提拔。”

    “尚书仆射,可由荆州刺史顾雍出任。顾雍治荆州以来,田亩广开,钱粮岁增,法治清明,是有国相之才。令其出任金陵行台尚书仆射,必不负你我之所望!”霍峻推荐说道。

    “亮当斟酌荆州刺史之人选!”诸葛亮考虑说道。

    “善!”

    第635章 金陵行台

    霍、葛口中的迁都金陵,并非说是将武汉城中兵民全迁过去,而是为了将武汉部分职能交予金陵。让渡相应的政治权利与江淮士人,以求得他们的竭力支持,以确保江左会顺利送至前线。

    故南汉这番cao作,有几分类似朱棣迁都北京早期的cao作。如朱棣先将北平改为北京,在北京建设行部,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以便于调集北方资源,支持朱棣北伐蒙古。

    南汉则是改秣陵为金陵,在金陵设置行台,以便于调集江左粮草,将金陵打造成供血机器,支持霍峻北伐。设立为陪都,也是为了给予江左士人相应政治地位,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当然了,从一都制变成两都制,将武汉的政治利益分与金陵,势必会引起荆楚士人的不满。尤其经历了周不疑、李严事件,霍峻不敢仓促而为,唯有采用更加温和的政治cao作。

    武汉行宫,议殿外。

    正月,深冬之时,武汉湿冷。

    二十余名文武齐至殿外,在侍从的引领下脱履解剑,趋步入殿。而人群中唯有霍峻佩剑着履,不急不慢地走入殿内。

    左右文武见到霍峻,无不行礼问好,以示尊敬。霍峻面带笑容,拱手回礼。

    落座前,霍峻与诸葛亮眼神交错下,似乎在传达什么信号。

    “陛下驾到!”

    半晌后,刘禅裹着绒服,从殿侧入正堂,端坐榻上。

    见状,众人行以大礼,说道:“拜见陛下,愿陛下嘉福永寿,长乐未央!”

    刘禅凭空虚扶众人,说道:“起身吧!”

    “谢陛下!”众人应声,按官爵高低依次入座。

    望着殿内众人,刘禅问道:“今下可有要事上奏?”

    “禀陛下,臣马良有事需奏!”

    马良奉上奏疏,说道。

    “准!”

    “交州刺史吕岱奏,交州幅员千里,蛮夷丛生,道路险峻。交趾、南海为赋税之重地,然周围多蛮夷,常年不得安宁。为不负汉室之托,吕交州率兵南征北讨,威震蛮夷,横扫交岭。”

    马良手持笏板,沉声说道:“但交岭甚广,吕交州深感分身乏力。当下旧广州海滨之所,多有海寇、蛮夷袭扰,难得安宁。今请奏朝堂,别遣一将坐镇南海,以肃海滨之乱。”

    刘禅翻阅奏疏,问道:“朕读史书来,记得孝武皇帝降服南越,命伏波将军路博德跨海东征珠崖,而后有珠崖、儋耳二郡,但因蛮夷四起而不得已弃之。”

    “中汉之时,交岭不平。幸马援南征交州,以儋耳、珠崖二县并入合浦。两汉三百余年,广州海滨多有变化,不知今下情况如何?”

    “禀陛下,珠崖州上蛮夷遍野,荒蛮未化,瘴疠遍地,毒虫肆虐。虽子不知父,而仅知其母,但物产丰饶,田亩肥沃。如能开垦化民,是为开疆而辟土,扬我国威。”司马芝说道。

    年少的刘禅似乎挺感兴趣,扭头看向霍峻,说道:“大司马,吕交州之请如何?儋耳、珠崖二郡可复否?”

    “回陛下,自古以来,珠崖州为我汉室之疆域,昔蛮夷为乱,不得已而弃之。今交岭大安,宜当兵临珠崖州,重设前汉之旧治,编户齐民,以扬我汉室之威。”

    霍峻故作沉吟,说道:“南海太守戴良迁任,今广州海滨无人安之。以臣之所见,陛下不如委南海太守,兼领广海都督,掌握兵政之权,以复珠崖、儋耳二郡。”

    顿了顿,霍峻说道:“南海不与珠崖通,可以令合浦郡析出高凉郡。令南海太守兼任广海都督,配兵三千五百人,都督四郡,扫荡诸夷,以威广海之蛮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