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0节 (第3/3页)
,如果曹魏有备,霍范打算在齐东开辟第二战场,与曹魏打持久战。 霍范向霍峻拱手,说道:“以上之所思,是为儿浅薄之见,还望都督纠之。” 霍峻笑着让霍范坐下,说道:“奇出旁海,兵入不其,旋取潍上,果是少年有奇思!” 说着,霍峻看向蒋济,问道:“子通以为士载之策如何?” 蒋济捋须而吟,说道:“都督,兵出不其,谋取诸城,如能成功,当有利战局。但若受阻险峻,不得入齐,兵马多将因粮绝而归!” 霍范计策如想成功,必须要进入不其。如果被魏军阻挡在不其,诸城之兵将会袭扰其后,切断旁海道。霍范纵不会被包饺子,但也会因粮草问题而撤军。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如欲成事,需下不其,后取诸城,疏通入齐东之道,降服潍上诸县。且莒县需屯兵马守备,阻魏兵出穆陵袭扰。如此而观之,走旁海之兵最多万人。” 蒋济脑中快速思索,问道:“都督、少将军,可有想过我军入齐,孙权有何反应?” 霍范蹙眉深思,说道:“我军奇入齐地,孙权当会出兵分御,或抢据险峻,阻我军用武;或趁偏军兵少,出众兵破我!” 蒋济朝霍峻拱手,说道:“都督名震华夏,汉军骁勇。我军入齐,孙权当忧汉军善战,魏卒为齐人,凡战事不利,其部将会四散而走。” “故以济观之,孙权当会深壁据守,以其青州刺史之令,使人招抚城池,向曹叡求援。我军远出二千里而客居齐,如若持久而不战,诸城将反之,我无所食,唯兵归徐淮!” 蒋济所担忧之事,即汉军打通入齐道路后,孙权为了解决侵犯齐地的汉军所面临的问题。 孙权帐下兵马多是齐人,一旦他们被霍峻打败,因家乡在本地,不会为孙权死战,而是会逃离军中。孙权考虑到这一层面,他多半会率兵固守,而非与汉军决战。 一旦孙权固守城郭,汉军无法速破其城,反而会陷入治安战中,大概率会因远征在外,不得已撤军收场,故如何在入齐之后,迅速击败孙权,方是重要问题。 霍峻微微颔首,认可说道:“子通之语有理,久持之策不用,若能兵入齐东,当寻计诱孙权出战。” “正是!” 蒋济点了点头,说道:“今兵出不其可行,然破孙权之策宜当深思!” 霍峻心有所得,问道:“今出旁海道用兵,士载可敢领任?” 霍范趋步至帐中,沉声说道:“范愿领兵出征!” “需多少兵马?”霍峻问道。 霍范考虑少许,说道:“请精锐步骑五千,范足以破不其、诸城二县。”“孤予精锐步骑万人与你,务必要为大军疏通入齐之道。”霍峻吩咐说道:“诸葛诞、唐咨为副将,二人为青徐人士,能识山水地势。” 唐咨、诸葛诞皆为徐州琅琊人,其中唐咨更是利城人,生活在旁海道上。有二人协助霍范,在行军地势上不会有太大问题, “诺!” 霍范带着诸葛诞、唐咨二将出列,领下军令。 待三将退出大帐,时间已至深夜。霍峻自感饥肠辘辘,招呼左右表示自己用膳。 此时,侍从快步入帐,说道:“禀都督,江汉有捷报送至!” 霍峻手持筷子,不便看报,示意蒋济,说道:“子通,代孤拆报,看孔明有何捷报?” “诺!” 蒋济熟练地拆开捷报,得见书信上潦口大捷的经过,不禁喜上眉梢,说道:“都督,丞相在潦口大破魏军,斩虏近万,获甲五千余领,牛金、贾嗣二将战死。司马懿星夜撤军,逃过淯水,今凭宛城与我军对峙!” “彩!” 霍峻大笑了几声,说道:“我便言孔明不负众望,能败张郃、司马懿二将。今二将兵败而走,荆宛之势当属汉矣!” 蒋济将书信交予霍峻,感慨说道:“丞相虽用兵不多,但为人谨慎。或难得大胜,但却不易遭败。昔济劝都督让大将军出江汉,而都督却力用丞相,我不如都督。” 在北伐用人上,蒋济针对霍峻让诸葛亮有些非议,在他眼里能率江汉之兵北伐者,必须兵法出众,战功赫赫者,岂不料霍峻执意重用诸葛亮,而将陆逊放在关西。 以当下局势来看,霍峻提议诸葛亮出兵江汉,显然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毕竟能击败张郃、司马懿二人,诸葛亮足以证明其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