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5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2节 (第3/3页)

句,获悉大体消息之后,便让人带民夫回营。

    唐咨挽着缰绳上前,说道:“我军奉命出旁海道,然魏军反而南下。今粮草被魏军所劫,当如何是好?”

    在霍范献计出旁海道入齐后,霍范奉命率步骑万人南下,准备绕道五莲山北上,今恰好在途中遇见魏军南下劫之事。

    霍范沉吟少许,沉声说道:“贼骑劫粮不久,气焰嚣张,我欲追而破之!”

    唐咨担忧说道:“敌军其数不详,昨日劫取粮草,今日恐已远走。不知敌军深浅,我军轻易追击,恐遭兵败,今不如率步骑徐进。”

    “不可!”

    霍范有了想法,说道:“敌军轻出南下,其数不超万人。今南下劫粮而走,又岂会空手而走。我军如若追之,必有所得!”

    说着,霍范分析说道:“大司马命我出旁海,是为袭取城阳诸县,以通入齐之道。今贼军在野,如不能当途破之,而令其北归,当为我军之患。”

    “愿闻将军之计!”

    见霍范坚定想法,唐咨、诸葛诞唯有服从。

    霍范拽紧缰绳,说道:“贼军劫我兵粮,其必载粮而归。我与唐将军率骑卒星夜追击,当能在旁海破贼。”

    “我如能破贼,贼寇当会远走,城阳诸贼当会南下御我。彼时不其空虚,诸葛将军乘舟舸浮海而进,绕后直取不其,此为韩信暗取井陉之策。”

    诸葛诞思考少许,说道:“军中骑卒两千,步卒八千。将军所将之兵甚少,恐不足以御敌。我将沿岸而进,留步卒四千与将军,自率四千绕取不其。”

    “善!”

    第683章 夹道而击

    霍范对战场形势的判断非常敏锐,他能够预料到魏军洗劫粮队之后,必然会搜刮战利品北归。且魏军携带物资而撤,行军速度算不上快。

    同时,如果放这批魏军顺利回军,且不说得胜而归是否会涨士气,其必然会增加城阳守军魏军的实力。当下如果追上破之,不仅削弱魏军实力,更可以打击魏军的士气。

    不仅于此,霍范更具有远见,他深知一旦击败劫粮魏军,那些城阳魏军将会注意力向南,届时不其城郭将会空虚,分兵而进必能袭取。

    此一战若是打得顺利,将能迅速打通入齐通道。一番利弊分析之下,霍范无视了可能存在的实力差距,当即率两千骑卒追击戴陵。

    霍范为了提前截住戴陵,率兵翻走五莲山小道,赶在魏军到达之前,提前抵达海曲。至海曲之后,霍范未入驻海曲城,而是为避免暴露,率部隐匿在山陵沟壑。

    不过为了勘探用兵地段,霍范至海曲之后,与唐咨攀登山岭,选择作战地点。

    海曲,后世之日照。因山地、丘陵、平原、河流相间分布,故欲在此作战,需要统帅具备相应战场布置能力。

    霍范登高而望,可见低矮的丘陵与平缓的平原之间,几条未知的河流纵横交错,注入大海。

    “当下斥候已是南下,如若戴陵兵至海曲,我军当能晓得。”

    霍范指着山水地形,问道:“我军骑两千,戴陵之兵步骑皆备,如两军列阵交锋,此将大不利我军。今海曲南有大河,我欲半渡而击,不知伯问以为如何?”

    唐咨望着霍范口中的大河,说道:“此为海曲水(傅瞳河),水面宽大,河流湍急。戴陵如欲渡之,多半会寻桥而过。”

    说着,唐咨指向被矮丘所遮掩住的河段,上道:“此丘为马陵,马陵之前有一石桥,跋涉渡河者若不乘舟,则从此过河。我军不如隐匿于马陵之阴,待魏军半渡之时出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