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3节 (第2/3页)
展开。即前、中二队皆三百人,后队汉骑有四百人。 第一列骑兵冲击,他们的任务是击溃混乱的魏骑,而后从左右撤回整队,让出空间给二队骑兵冲锋。 第二列骑兵陷阵,他们沿着第一列骑兵的缺口冲入,将原本处在行军队列的魏军杀穿,而后在左右撤回整队。 第三列骑兵由霍范亲自带领,有两列骑兵的连续冲击,第三列将能彻底打乱魏军建制,让他们深陷混乱当中。 在第三列骑兵冲锋后,原先第一、第二两列骑兵在整队之后,重新寻找薄弱点切入,彻底完成对北岸魏军的击溃。 南汉早期虽不以骑卒见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军骑兵战术早已与时代接轨,骑卒水平不弱曹魏骑卒多少。 第一列汉骑为军中最为勇猛者,其如狼似虎,凶猛直冲魏阵。 魏军稍微有了反应,数十支箭矢破空。然稀稀落落且无精准度的箭矢,伤不到骑队分毫。 在魏军箭矢反击之后,声势浩大的汉骑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入魏军队列中。缺乏阵型的魏军得见汉骑,未待骑兵入阵,则就带着自己财物,一哄而散。 其中有几名颇有勇略的魏骑尝试反击,然汉骑未持久作战。而是由内向外回收,沿途砍杀阻挡的魏卒,迅速的折返了回去。不待魏骑反应过来,迎接他们的是第二列汉骑。 第二列汉骑不及首列汉骑敢战,但有了首列汉骑的冲锋,径直顺势冲了进去,将那些试图顽抗的魏骑杀死,而后砍杀那些之前散逃的魏卒。 出乎意料的是,不用三列汉骑出马,二列汉骑这一波冲锋,竟以摧枯拉朽般的形势,纵穿了魏军队列,而后回旋左右,便将魏军队列彻底搅碎。 统率第三列骑卒的霍范大喜不已,当即更改方案,手持长槊,喊道:“追寇!” 因不少汉骑见魏军已是溃散,在霍范率队冲锋时,所有人似乎都悍不畏死,骑队中竟无一人落后,比首列骑队更凶猛的气势冲锋,这让魏军愈发胆寒。 “万胜!” 唐咨、霍范率八百骑冲锋,纵声喊杀,其声势骇人! 南岸的不少魏卒隔岸观战,亲见汉骑三纵队冲锋,一势比一势高也是不由脸色惨白起来,更别说北岸亲身经历冲锋的魏卒。 随着首列、二列的骑卒再次投入战场,周旋往回,箭射矛戳,北岸两千多名魏卒当场崩溃,无建制的四散奔逃。四条腿的惶恐而逃,两条腿的跪地而降。 见北岸局势已是一边倒,戴陵从最初的不知所措中反应过来,亲率南岸魏军扎营,决意晚上趁机渡河。 见状,霍范命唐咨追杀魏军败卒,而他率千骑屯马陵,以防魏军突然渡河! 第684章 北入青齐 当夜,戴陵让小股部队趁夜大造声势,吸引汉军注意力,而他舍弃辎重,率兵从上游偷渡而逃。 天明之后,霍范率骑兵追击。戴陵列骑下阵,欲与汉军野战,结果被霍范再次击败。戴陵率数百骑卒逃入琅琊邑,向驻守诸城的孙礼的求援。 琅琊邑为齐桓公所建,位于齐南防线的东段,其之任务封锁齐东旁海道。且因琅琊邑修建在半岛上,拥有可供船只避风停船的港湾,沿海往来的舟舸多会至此停泊,故琅琊邑在和平时期甚是繁华。 琅琊邑在诸城之东,二者距离不过百余里。今戴陵逃至琅琊邑,向孙礼请求援兵,欲想阻止霍范打通旁海道。而后以琅琊港为基地,长驱直入齐东。 霍范晓得戴陵意图,当即率兵至琅琊邑外下营。与此同时,诸葛诞奉命乘舟沿岸而进,依照他与霍范的计划,率舟舸先至琅琊港,留下四千步卒与霍范。 为了速通旁海道,诸葛诞乘舟扬帆而进,绕过琅琊邑,直取不其。因不其远在后方,对诸葛诞的突然来袭无备,县长畏敌之下献印归降诸葛诞。 诸葛诞被霍峻拜为东莱太守,其入驻不其之后,因考虑到深处敌境,一边加固城墙以防不备,一边派人招降周边城邑。 在短短几日之内,戴陵劫粮先胜,然因被霍范抓住战机,抄道追破之,当下穷守琅琊,向孙礼请兵救援。霍范、诸葛诞、唐咨三将率万人水陆并进,仅差琅琊邑,便能打通旁海道。 与此同时,戴陵的求援信也送到诸城,而收到书信的孙礼却无法抽身救援戴陵。非是孙礼不愿救援,而是他不敢发兵救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