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节 (第3/3页)
舍的将它缓缓合上,同时叹了一口气。 局势,始终在他的掌控中。 只是这样的局面并不是他个人想要拥有的,但他是皇帝,皇帝就必须掌握这样的局面。 《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辛酉朔冬至,上闻渤海王平奴贼西阳哈,甚喜之,诏赏兵马数千,白金数万,与左右言‘安辽东者,吾孙也。’ 第148章 闷声做事 冬至过后,朱高煦击毙西阳哈的消息开始传开,这代表着由西阳哈引起的辽东北边之乱终于得到短暂的平息。至于这辽东北患能不能彻底平息,还得看阿台外兰走什么路线,以及渤海军能不能守住安东城,抑制住阿台外兰等人的野心。 可不管怎么说,最少在当下,辽东的军户们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朱高煦的这一举动,也自然引来了某些人的不满。 “他倒是还真有本事!” 东宫之中,刚从武英殿返回东宫的朱允炆在面对殿内两班十数位大臣时饱含深意的倾述自己的不满。 对此,暴昭也作揖说道:“虽说陛下提高了吉林城的岁输,并要从山东迁移民户一千前往,但吉林之地毕竟贫瘠。” “何况我等也都观看过岁输的事情,以当下岁输的情况,吉林城只能依附于朝廷,因此太孙您大可放心。” “我就是太放心了……”朱允炆心中有些不满,但终究没在脸上表露出来。 不过从他的话中,众人也不难听出他的想法。 “如今看来,那西阳哈之子的阿台外兰恐怕在短时间内无法与吉林城为敌。” “当下需要注意的,还是苏温河地面的兀良哈诸部。” 齐泰一直对朱高煦十分在意,如今见他取得了功绩,势力也逐渐扎根关外,齐泰自然要想办法遏制朱高煦的势力扩张。 因此在朱允炆表达不满后,他便拿着笏板作揖道: “如今通往吉林的道路已经被大雪覆盖,想要输送旨意也得等到来年三月末。” “因此,臣建议让吉林城在开春后对阿者迷残余的七部女真围剿,如此既能保障我辽东之安危,又能将渤海王牵制在阿者迷地面。” “渤海王手中护卫即便算上这次迁移的一千户,也不过两千余人。” “两千余人对付处于阿者迷广袤山林之中的七部女真,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齐泰的话已经说的很露骨了,就差没把削弱朱高煦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不过对于他的话,春和殿内两班的大臣们却毫无任何反应,似乎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藩王势大,本就该遏制,朱高煦不过一郡王,坐镇关外拥兵两千余众已经是不得了的局面了。 如果不是吉林城孤悬关外,他们甚至都想抓住朱高煦的痛脚,狠狠参他几本。 “事情,就按照先生说的办吧。” 朱允炆看着难得附和自己一次的齐泰,原本不太好的情绪也稍好了一些。 他将这件事情交给齐泰来办,自己则是与其余大臣商谈起了庙堂之上更为重要的事情。 “广西和贵州、四川行都司等地的蛮寇围剿如何了?” 朱允炆谈起了因为金银矿而引起的西南叛乱一事。 自七月金银矿消息扩散开来后,大明与土司之间的土地矛盾也日益加重。 八月,广西奉议、庆远,湖广沅州,贵州镇远等地先后有苗瑶入寇劫掠,为此朱允炆不得不将顾成调回贵州,同时负责围剿贵州和广西的蛮寇。 此外,湘王和楚王也被朱允炆调去平定沅州瑶寇。 这些叛乱还没结束,广西平川等三十六源猺贼和彬桂山贼又趁机作乱,劫掠府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