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节 (第3/3页)
。 只是对此,拜服的群臣中,不少人露出了笑脸。 他们都想到了皇帝的想法,无非就是再考一次,从其中取录北方人罢了。 不过再考一次容易,但取录的名额,却不能偏向北方人。 “万岁、万岁、万万岁……” 唱礼之中,许多人都在盘算应该怎么在六月的二次殿试上再博得一些进士名额,只是他们不知道,朱元璋的耐心已经耗尽了…… “退朝!” 一生气,朱元璋好像回到了十几年前,身上的病痛都仿佛被驱散了一般。 他抬头走出了奉天殿,抛下了站在金台下的群臣,甚至连朱允炆、朱济熺和朱高炽三人都未反应过来。 对此,三人面色难看,朱允炆更是深深扫视了一眼群臣。 至于朱高炽与朱济熺,则是第一次了解了这庙堂之上结党成群的危害和力量。 当他们团结起来时,便是他们皇祖父那样的英雄人物,也不得不妥协、屈服…… 朱允炆深深看了一眼群臣,随后下了金台,跟随朱元璋的背影而去。 朱济熺与朱高炽见状,也纷纷离开了奉天殿,但他们没有跟上朱允炆和朱元璋,而是返回了武英殿。 他们很清楚,这次的事情不是他们能掺和的…… 追出奉天殿外,与朱元璋先后上了步辇后,朱允炆这才轻声询问道:“爷爷,不继续查下去吗?” “你觉得呢。”朱元璋坐在步辇上,瞥了一眼隔壁步辇的朱允炆。 朱允炆沉吟片刻,随后才道:“孙儿以为,哪怕不继续查下去,也起码得杀一儆百,好让他们知道,这天下是谁家的天下。” 面对朱允炆的话,朱元璋缓缓闭上了眼睛,轻声道:“要杀,但不是现在。” 随着这句话说完,朱元璋不再言语,朱允炆则是见他不说,也不敢继续追问下去。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次的科举有猫腻,可文章这种东西,解释权通常都是在那群钻研文章的儒生身上。 推翻先前的皇榜,那是自打嘴巴,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文官扯皮。 虽说朱元璋感觉自己的病症轻了些,但他依旧不准备与这群文人扯皮,他只要一个机会,那就是杀一儆百的机会,这就足够了,至于对象…… 朱元璋脑中闪过了刘三吾和张信,以及其余复阅考卷的那十人。 戴彝和尹昌隆二人领会了自己的想法,还付诸行动,可保全性命,但其余领会了想法却一意孤行的人,朱元璋就不打算放过了。 坐着步舆,他与朱允炆在中左门分开,随后返回了乾清宫中。 在享受宫女们更衣的时候,朱元璋也咳嗽道:“此次复阅试卷的十二人,以及参与会试的考官,除戴彝、尹昌隆二人外,其余人,你尽可cao办……” “臣领命。” 宋忠的声音在朱元璋身后响起,听见他离去的脚步声,朱元璋回头瞥了一眼他的背影,同时摇了摇头:“可惜了,才熟悉就得换人。” 他这般想着,同时不知怎么的,脑中却闪过了朱高煦的模样。 “那吉林城也快开春了,不知那小子几时能收到南边的消息……” 坐回拔步床上,朱元璋缓缓躺下,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倒是在他睡着的时候,二次复阅的消息也开始被有意散出。 在宋忠的推波助澜下,北方考生渐渐得知了此次考官刘三吾和侍读张信等人的名头,更知道了他们两次都未取录北方人的消息。 这样的消息,原本并不会有什么,但这次的考官与复阅考卷的官员,大多都是南方人,因此许多北方考生都将此次复阅视为南方官员自导自演的戏码。 如果不是皇帝在六月初一开设的恩科,北方考生恐怕早就把吏部和礼部掀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