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节 (第2/3页)
要说我们家与渤海王不相熟?” “这可不是我要说的,是二郎让说的。”王兆坐回了主位,在倒了一杯水的同时为王魁解惑。 “二郎说的?”王魁没反应过来,王兆也是抓了抓自己的短须: “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兴许是担心别人认为我们家借势,怕麻烦渤海王吧。” “不过这一战过后,若是我们能帮助大军攻克南甸,那也就不用遮掩了。” 王兆一想到自己父子三人带兵攻克南甸时的场景,脸上便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只是在他畅想未来的时候,身处高黎贡山古道之中的王瑄却并不是那么好受。 正月初的高黎贡山内阴冷潮湿,只有阳光照射到的地方能让人稍微感觉到一丝温暖。 带着本部三百兵卒,王瑄在高黎贡山的一处河谷斜坡处打出了上百个可以藏兵的猫耳洞。 这种猫耳洞具有构筑简单,便于兵卒迅速隐蔽,唯一的坏处就是洞内空间狭小,只有不到三尺高。 并且由于高黎贡山阴冷潮湿,因此洞中常常会积水,使得许多兵卒的脚足被泡发白溃烂。 为了避免兵卒受苦,王瑄只让他们在特定时候进入猫耳洞,其余时候皆在身上披挂树叶和蓬蓬草来掩盖身形。 坐在一棵树的树干上,仅穿着胸甲的王瑄嘴巴干燥,连忙喝了两口水。 他头上的头盔插着不少小树枝和树叶,身上的甲胄也挂着树枝树叶,像极了几百年后的吉利服。 除了他,这片原始森林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兵卒也是如此装扮,与四周自然合为一体。 这样的装扮,自然不可能是他自己发明的,而是朱高煦在应天时教导他的。 “佥事,我们还得蹲守多久啊?” 一旁的树干上传来了人声,王瑄润了润嗓子后才缓过来安抚:“应该会在清明前后,那时候正好是麓川这群土贼的春节。” “那不是还有一个月?!” 旁边的人咋舌,王瑄却沉稳的打量河谷的河滩路,防止有麓川平民前来山中采取草药,继而将他们发现。 对于部将的埋怨,他也是看得开的安慰:“要想立功擢升,就得耐得住寂寞。” 说着,王瑄突然想到了什么,对那树上的人询问:“出征前,我让你寄出去的东西,你寄出去了没有?” “寄出去了,不过估计得等到入冬才能送到吉林城去。”那人回答着,身影也从树上滑了下来。 他抓着树干,好似走独木桥般来到了王瑄身旁坐下,绿油油的模样,好似一只绿孔雀。 坐下后,他也不安分的询问:“佥事,我听说北边下雪能把人淹没,这是不是真的啊?” “没见过,但我在应天时,那雪足有一尺厚,北边应该会更厚。”王瑄缓缓腰间的匕首,突然发力一掷。 伴随着“垛”的一声,匕首深入树干中,一条色彩斑斓的蛇正在不断扭动。 “可惜了,这东西有毒,不能吃。” 看着那毒蛇,王瑄叹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一旁的那人交代:“记住告诉弟兄们,别贪嘴去采野菜吃,在这地方可没有医匠医治他们。” “放心,我提醒过了。”那人咧着口黄牙,乐呵呵的笑着,同时也不免好奇询问:“佥事,你说这一战过后,弟兄们都能擢升吗?” “起码一级。”王瑄自信说着,旁边的那人眼中也流露出了向往。 似乎是因为有了奔头,河谷之中驻守的三百明军没有任何一丝怨言,即便被蛇虫鼠蚁叮咬的遍体鳞伤,也没有一个人喊着要退出的话。 这样的苦难,一直到了二月初六…… “窸窸窣窣”间,五千背负一斗军粮与甲胄兵器的长枪兵在高黎贡山那湿滑的山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