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7节 (第1/3页)
面对朱棣那不知是真是假的表情,朱高煦的脸色渐渐黑了下来,凝重着开口:“可是儿子得到消息……” “爷爷,怕是快不行了……” 《明太祖实录》:“闰五月,上不豫,召建庶人与侍郎黄福、尚书郁新,言天下未安,当以燕王如成周之周公,不可轻慢也。渤海才智克勘,安治黎民,善用之” 《渤海纪事本末》:“闰五月丙辰,上与太宗会猎兀良哈秃城,入殿交言,太宗不悦而出。” 《明世宗实录》:“闰五月,上北巡备边破兀良哈秃城,太宗率兵抵,入城大喜,与淇国公、成国公言,世子羸弱,不似二子类我,若世子不堪,尔等俱当以二子为主也。” 第206章 挟父自重 “混账话!”木屋之中,听到朱高煦的话,朱棣猛然起身,凝重着表情俯视朱高煦。 显然,朱高煦的话将他吓到了,但朱高煦却并未停止。 “爷爷病重,父亲觉得他老人家会如何安排?” “高煦!”朱棣直呼其名,足以可见他有多害怕朱高煦所说的话。 可面对他的担心害怕,朱高煦却与之平淡对视,嘴里不断说出一些让朱棣紧张的事情。 “我猜,爷爷一定会让太孙即位,并且会交代太孙叔侄和睦、兄友弟恭,按照小子我的《削藩论》来削藩,保全叔侄弟兄们的富贵。” “可是父亲,您觉得太孙真的会按照爷爷交代的来办吗?他会按照小子我的《削藩论》来削藩吗?” 朱高煦的语气平淡,却一步步的把朱棣说的冷汗直冒,脸色难看。 “老二,你到底想说什么。” 朱棣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现在他算是相信姚广孝所说的话了。 高煦真的变了,变得连他都不敢相认了。 换做以前,哪怕他再行凶作恶,也不敢公然谈论这种事情,可眼下他却好似在诉说一件平常事。 朱棣可以肯定,如果二人的对话被自家父亲所知,那自己父子二人都免不了一顿斥责,甚至会被削去王府属官和庄田。 “小子说这些,只是想给您提个醒……” 眼见朱棣反应如此剧烈,朱高煦就知道,眼下的朱棣确实没有起兵造反的想法。 没有朱允炆的步步紧逼,就不会有后面的永乐大帝。 现在的朱棣,还只是个安于现状的燕王罢了…… 探明了朱棣的情况,朱高煦现在想的,就是如何为朱棣减轻靖难路上的问题,不至于弄到后面八百起兵那种尴尬局面。 八百起兵靖难,这容错率太小了,一不小心朱棣就有可能被朱允炆给办了。 历史上朱棣可以,不代表这个时空的他也可以。 最好的机会,就是在朱允炆废周王为庶人,朱棣还能掌控北平城和燕府三护卫近两万兵马的时候。 再不济,也可以是他被监视于王府中,燕府三护卫被调到通州的时候。 如果真到了历史上那样,燕府三护卫都被调到七八百里外的开平卫,只留给朱棣八百护卫,而张昺等人又彻底掌控北平城的时候,那难度就太大了。 “你喝醉了,早些去休息吧!” 朱棣黑着脸,抬腿离开了这木屋,那身影好像逃一般。 望着他的背影,朱高煦缓缓起身走出木屋,期间看到了朱棣已经远去的身影,不过他也看到了朝他一路小跑而来的数道身影。 “殿下!” 熟悉的声音传来,朱高煦看去,却见到了林粟与几张十分熟悉的面孔。 “殿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