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2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1节 (第1/3页)

    另外由于土地是朝廷的,不是个人的,因此让军户们去北方执行井田制,无疑是从这个卫所制跳到了另一个卫所制,完全多此一举。

    况且将江南军户都调往北方,那没了江南军户的监督,江南的乡绅富户们还会那么老实吗?

    朱允炆是想借用他们的力量,因此给他们蠲免赋税,可这不代表朱允炆可以放弃对他们的监视,因此思虑过后,朱允炆才尴尬笑道:“先生此举确实是良策,但眼下诸藩尚在,此策难以实用。”

    “陛……”方孝孺还想再说什么,却听见殿外出现了唱礼声。

    “臣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求见陛下……”

    “传!”朱允炆对殿外开口,不多时便见黄子澄与齐泰走进了殿内,对自己行五拜三叩之礼。

    待他们入座,他们先是与方孝孺互相对视一眼,随后才看向了朱允炆。

    “如何?”朱允炆兴致突然变高,显然他在期待着某件事。

    对于他的期待,黄子澄也含笑作揖:“陛下请放心,周藩之事已经安排妥当,眼下只等陛下调度兵马了。”

    “好!”听到黄子澄的话,朱允炆也眼前一亮,同时看向齐泰:“齐先生以为,该派何人前往河南?”

    面对询问,齐泰似乎早就做好了准备,不假思索的开口道:“可派曹国公以练兵名义前往开封,如此既可以让曹国公站到陛下这边,还能让天下武官认清局势。”

    他的话说出后,朱允炆满意颔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如此,便派曹国公前往河南吧。”

    第214章 建文削藩

    “朝中削藩的言论越来越多了。”七月十二,河南开封城内,当周王府中的周王朱橚与世子朱有燉讨论起庙堂之上此起彼伏的削藩言论时,拿着戏本的朱有燉则是假装若无其事的继续看着戏本,同时安慰自己父亲。

    “小子看过了,庙堂之上主张削藩的无非就是三种声音,一种是如高巍所建议的《削藩论》,一种是卓敬提出“徙地推恩”,这两种削藩政策,前者出自高煦的文章,后者应该才是庙堂上的主流。”

    朱有燉根据这段时间庙堂上冒出的削藩言论,总结出了两种削藩路线。

    第一种就是朱高煦的“明代版推恩令”,将王府护卫按照子嗣不断分发下去,如此只需要四五十年就足够瓦解藩王手中兵权。

    第二种是收回诸藩兵权,然后将边塞藩王重新分封到内地,例如燕王分封去南昌、周王、楚王、湘王、秦晋等王则是分封到直隶、福建、浙江等富庶地方。

    站在藩王的角度来看,其实他们更愿意直接交出兵权,被朱允炆分封到江浙三省的富庶之地。

    不过这一建议遭到了江浙三省官员的抵抗,显然他们并不想让自己的家乡成为藩王遍地走的地方。

    说到底,藩王也能在地方上对官员起到一定的监视作用,而且即便藩王交出了王府兵权,但依然要保留一定的护卫。

    这些护卫对于皇权来说,无疑能够起到威慑江南的作用。

    所以诸藩内迁一事,从根本上来说就不可能,因为朱允炆还得依仗江浙三省的官员来治国。

    因此这么一看,似乎只有朱高煦的《削藩论》能够执行。

    对于《削藩论》,诸藩早就已经接受了,因此即便是朱橚这样的强藩,也早早等着朝廷派人来接管兵权。

    不是他没有野心,只是他的兵权从冯胜死后就已经瓦解,仅能掌控王府三护卫。

    凭这点兵力就想要和朝廷唱反调,这显然不太现实。

    “只可惜大兄放弃了三都司的兵权,不然我们也能和朝廷谈谈。”

    朱橚埋怨起了朱棣,尽管他和朱棣的关系很好,可一想到因为朱棣放弃三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