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6节 (第1/2页)
不同的是,明军的长枪阵中是铜铳与弓箭,而渤海军的长枪阵中是手持火绳枪的火枪兵。 “耿都督与王指挥使准备好没有?!” “还在出城,最少需要一刻钟……” 眼看前方战事焦灼,吴高再没了小心谨慎,而是对身旁指挥使质问。 然而马队出城并不算快,耿瓛与王献的骑兵队伍还没做好准备。 见状,吴高只能压住脾气,死死盯着战场。 他本以为凭借第一波的长枪阵冲击就能把渤海军冲垮,可他低估了车营与火炮结合后的防御力,更低估了火绳枪的威力。 明军迟迟拿不下渤海军,而那舟船却不断地在往南岸运送兵卒。 很快,一刻钟终于过去,但渤海军依旧死守本阵,长枪兵难以突入。 上万丈三长枪乱战一团,看得人头皮发麻。 不管是渤海军还是明军,他们招招都往全身防御力最薄弱的脸部扎去,双方倒下的人太多。 车营限制了明军能进入的人数,致使他们无法破阵。 “所有火炮,尽数炮击!” 东岸火炮阵地上,朱高煦沉声下令,徐晟闻言不敢置信,连忙跪下:“殿下!孟章和弟兄们都在那!” “炮击还有一线生机,不炮击就等死!”朱高煦严峻着脸下达军令。 徐晟还未回过神来,便见朱高煦亲自用北山女真语交代炮兵千户官。 很快,渤海军早早备好的火炮开始点燃火绳。 “轰轰轰——” 沉闷的炮声再次响起,但这次不是孟章,而是来自东岸的炮击。 上百枚炮弹落入密集的阵中,一时间被砸死的不只有明军,还有渤海军,但更多的还是明军。 “好狠!” 站在吴高身旁,一名指挥使忍不住开口,而吴高却平静反驳:“这是战争,不是儿戏,心好的人活不下来。”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了不断走出城中的骑兵。 渤海军越打越多,渐渐地他们夺回了车营的全部阵地,将明军挤出了车营外。 “长枪兵退下!” 吴高眼看长枪兵无法破阵,便知道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 继续争斗下去,死伤只会扩大。 “铛…铛…铛…铛……” 鸣金声响起,明军长枪兵开始后撤,渤海军也并未追击,只是清理炮膛,为火枪填装弹药。 一字时后,耿瓛等人带着骑兵彻底出城,长枪兵也退出了战场。 吴高没有让他们继续投入战斗,而是让他们从两翼撤退,分别撤向北门与南门,入城休整。 从倒下的旌旗数量,他知道这两卫兵马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不宜再加入战斗。 事实也是如此,当他们撤退之后,留在渤海军营垒四周的,只剩下了无数尸体和许多哀嚎的伤兵。若是无人为他们救治,他们很快就会死在战场上。 这种时候,他们被渤海军束缚,丢到了运兵船上。 他们被运往了江北,而这一幕看的吴高脸色发寒。 他不怕朱高煦只知道争勇斗狠,但他唯独怕朱高煦能在争勇斗狠的期间保持清醒。 眼下这一幕,许多撤回来的兵马都看到了,那他们会怎么想? 往好的想,此后不少伤兵倒下后,恐怕会在面对渤海军救治时任其摆布。 往坏了想,许多兵卒兴许会直接佯装受伤,反正渤海军也不会杀俘,被俘过去就不用打仗了。 吴高不是在臆想,而是这种事情在元末战争中常有出现,朱元璋就下令过不要苛待俘虏,还要救治他们。 正因如此,在击垮陈友谅与张士诚后,才会有大批将领和兵卒投降朱元璋,而常遇春也因为杀俘一事常被朱元璋斥责。 “杀人诛心……” 看着三百步外那飘扬的红底黑边朱雀旗,吴高握住刀柄的关节发白。 朱高煦,此人有太多像太祖高皇帝了…… “娘嘞!你们杀老子弟兄,还得老子救你们。” 北岸,看着那一批批被运来的伤兵,负责接收伤兵的王义骂骂咧咧。 放眼望去,被运来的伤兵足有数百人之多,而他们被王义骂了之后也纷纷低下了头。 说到底,当兵吃粮不过是一份职业,况且这是内战,不是对胡人作战,没有必要不死不休。 话说回来,他们身为辽东都司的兵卒,多少都知道渤海郡王是个贤明的人。 他们以往运粮去渤海,渤海郡王也是杀羊捕鱼招待他们,眼下他们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