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1节 (第2/3页)
往西北方向看去,似乎要用眼神杀死远处的那支军队。 “这渤海庶人倒是学聪明了……” 开口之人为统帅这支军队的江阴侯吴高,而他所感叹的也是身后那支军队的情况。 “侯爷,这叛军怎么离了大营后,反倒难打些了,真是奇了怪了!” 那指挥使还在发泄,吴高叹一口气,略感头痛:“这也是我夸渤海庶人的原因。” “铁岭之战时,我想要引诱他们追击的原因就是他们各部配合不协调,一旦追击就会阵型紊乱,方便我军分割包抄。” “想来,那时渤海庶人下令停止追击,便是看到了己方短板而决定的。” “这次我们南下,他没有率大军追击,而是分兵来追击。” “不需要配合各部后,他们反倒调度的得心应手起来,难以对付。” 吴高说出他头疼的点,也不由的认为朱高煦眼光毒辣。 “那我们还去辽阳吗?”指挥使抬头看了一眼天上聚集众多的云彩:“这天色,恐怕这几日就会下雨。” “不去了,这是渤海庶人的阳谋,我们不能犯。” 指挥使还在想着天色,吴高却已经看出朱高煦的意图。 “渤海庶人想来已经知道了我军的金州丢失。”吴高凝重着表情娓娓道来:“我若是他,既然敌军不舍得放弃沈阳城,那兵马就必然要分兵行动。” “分兵不足以拿下金州城,因此必然要前往各城调兵。” “他不率大军与我们作战,是知道了我们粮草不足,因此他可以像山中猛虎一样,慢慢看着被放血的猎物血液流干而死。” “眼下,我们就是那被放血的猎物,而血就是粮食……” 吴高对朱高煦的手段感到棘手,旁边的指挥使也似懂非懂道:“按照侯爷您的意思,那若是我们调走辽阳城的部分守军,我们身后尾随自己的那七八千人队伍便可能会进攻辽阳城?” “不是可能,是一定!”吴高笃定点头,随后又道: “前番渡河时,他们的兵马数量远在我们之上,跟在我们身后的兵马不过叛军渡河兵马的二三成,那其它的兵马恐怕是往辽南走去了。” “那我们……”听到朱高煦大军往辽南去,指挥使汗流浃背,他清楚渤海军的行军速度在他们之上,如果朱高煦真的派人前往了辽南,那以他们的速度是很难跟上的。 “一旦海州被拿下,我们与辽西的两万大军便断了联系,想从九连城撤退都不可能。” 吴高摸着略微发凉的额头,对于如何破局,显得有些头疼。 他本就认为朱高煦是一个棘手的对手,因此才一直避而不战,坚壁清野来对付他,谁曾想朱高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面打铁岭,实际走山道偷渡金州。 金州城被拿下,辽东的海上生命线就等同被掐断。 相比较正兵,朱高煦更擅长用奇兵。 “传令大军向南行军,沿山往复州去。” 吴高没有办法,只能选择舍弃辽阳、海州与盖州,用辽南四州从北向南的第三个州,复州来作为拿下金州的地盘。 “不如将辽西的兵马调来?”指挥使小心翼翼询问,吴高却摇头: “燕庶人已然叛乱,并拿下了居庸关和怀来卫、开平五卫,切断了大宁与山西的联系。” “这种时候,若是辽西兵马出了差错,那渤海庶人便能与燕庶人汇合,届时他们必然要对大宁下手。” “若是大宁与辽东两都司皆失陷,这一仗就难打了……” 吴高没有再犹豫,简单带着大军休整了一字时后,便带着他们往南边撤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