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3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3节 (第3/3页)

外,与贼军和谈!”

    朱允炆好似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一般,黄子澄见状也连忙与李权起草旨意,全权委任郭英、徐膺绪和徐增寿三人出城和谈。

    当这份旨意送到五军都督府的时候,徐增寿正拿着它咋舌,心里没想到朱高煦那小子居然真的能成功。

    不过面上他依旧对前来传旨的李权询问:“陛下有什么要求吗?”

    “陛下说了,只要渤海郡王愿意退兵山东,可将山东和辽东、渤海都册封作为他的封国,将北平册封为燕王的封国,并且愿意废燕世子,改立渤海郡王为燕世子。”

    李权小心翼翼的与徐增寿交代着皇帝的诉求,徐增寿听后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大明不是两汉魏晋,藩王只有封地没有封国,所以根本形成不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那样的大规模藩王起兵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朱高煦和朱棣闹到现在,可依旧没有其它藩王响应的原因,因为手里筹码不够上牌桌。

    可如果皇帝把朱高煦册立为燕世子,加上这几个地方的封国,那朱高煦就掌握了华北平原和齐鲁之地,外加辽东和渤海。

    这几块地方的体量,可以说是大明体量的五分之一,说是裂土为王也不为过。

    瞧着这份条件,徐增寿还真担心朱高煦意志不坚定,直接同意了。

    “我会说服渤海庶人的。”

    徐增寿倒是没有忘记朱高煦的交代,直到此刻他还在伪装与朱高煦势不两立,哪怕李权都改口渤海郡王了,他还在以渤海庶人自称。

    这样的称呼,让李权放下心来,同时提醒道:“左都督在京城如此称呼也就罢了,去了城外,切不可如此称呼。”

    “李掌印请放心,不知我何时能出发?”

    “现在便可,武定侯与令兄将会一同陪往,此次武定侯为主,左都督与令兄为次,不管如此,能拖些时间总是好的。”

    李权开koujiao代,徐增寿闻言也假装急切:“如此,那我现在便出发麒麟门等待武定侯与我二哥。”

    说罢,徐增寿送离了李权,紧接着骑上他大哥徐辉祖的那匹汗血宝马,带着十来名魏国公府的护卫便前往了麒麟门。

    从内城到麒麟门,足足二十里的路程,徐增寿赶了半个时辰才抵达。

    在他抵达此处的时候,隔着老远便见到了在城墙上观摩城外的一堆乡勇,以及穿戴甲胄的武定侯府护卫。

    他着急走上城墙,第一眼便看向了城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城外,三百余骑兵坐在泥泞的地上,虎视眈眈的看着麒麟门上的守军,奔袭的马匹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正疲惫的站在一旁,哪怕有马料和水摆在眼前也根本吃不进去。

    “错过良机了……”

    郭英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徐增寿闻声看去,只见穿戴甲胄的郭英叹气:“若是陛下第一时间调内城的上直精锐出城迎战,恐怕当时还能击溃这支兵马,可眼下他们的马力已经恢复不少,我军又没有在城外占据地形修筑营盘,数万大军不得出,根本不是对手。”

    “还好他没用您……”听到郭英的话,徐增寿汗颜。

    如果真按照郭英的计划来,那城外的这支骑兵还真不一定能包围京城,但好在此刻大局已定,再怎么说都没用了。

    “从内城调集火炮来外城,以此保障我军谈和失败后还能在城外抢占营盘。”

    郭英一开口,徐增寿又是倒吸一口凉气,恨得牙痒痒。

    “这小老头,城外那可是你孙女婿的兵马啊,打进来对你有益无害啊。”

    “老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