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节 (第2/2页)
破仑在战败后流放圣赫勒拿岛时,对近代中国作出的一个评价: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但它一旦觉醒,必将震惊世界。” 不过实际上拿破仑并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但这么流传下来是因为大家觉得要是借由拿破仑所说,那么对积贫积弱、屡遭外侮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一剂振奋人心的强心针,对民族自信心有很强的鼓舞作用,如此才导致了上面这句名言的广为传播。 算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但要说这句话的出处,实际上是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 他写过一篇《中国先睡后醒论》,成为了中国睡狮概念的滥觞。 杨度苦笑道:“如果真的是睡狮,这一觉睡得也太沉了,旁边放着鞭炮,炸倒身上都没有感觉到。” 李谕说:“确实如此,但总归会醒来,就算是打了各种鸦片麻药,也有药劲过去的一天。” 梁士诒叹道:“鸦片之荼毒诚然太深。” 杨度说:“如果醒过来,我是真想看到我们也用坚船利炮打到英法的国门。” 李谕说:“恰恰相反,中国长久以来就是自守之国,多年来并没有向外征伐之意,我们只有表明这种态度,列强才有可能给我们睡醒的机会。” 严范孙说:“疏才的意思就是忍辱负重了,有道理。” 李谕说:“我们可以假装是一朵睡莲,就说开出来还挺好看,到时能让大家欣赏欣赏,让别人放松警惕。但那时候要不要做狮子,还有怎么做狮子,别人可就没法管了。” 杨度笑道:“睡莲,先生的比喻真是太有趣了。” 李谕说:“就算是装出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暂时先把伤口藏起来。” 杨度端起酒杯高兴道:“今天听了先生的话,让我犹如醍醐灌顶,太透彻了,太痛快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里 回家后,李谕收到了美国发来的电报。 邹周汇报了一下最近的进展,底特律工厂里电子打火系统的生产比较顺利,只是生产速度一直未能提上去,一方面是规模小、人手少,再者在管理上还是有所欠缺。 不过整体上总归是向好的。 至于无线电装置,也有不少富豪准备订购,初步具备了一点微弱的产能。 只是特斯拉放在这上面的精力着实有点少,毕竟他依旧对旧情人“无线电力传输”念念不忘,经常前去沃登克里弗塔,他还准备用人造闪电点亮纽约的夜空哪。 李谕回了电报,让邹周尽可能分身多参与一下无线接受装置的生产,尽快做出来后往国内发过来十到二十台。 现在国内对这方面的需求虽然不会很多,但初期是打口碑、打市场的好阶段,有了订单好投资进一步加大产能。 李谕还让邹周去找洪门大佬司徒美堂,把纽约曼哈顿唐人街之前报名的一些底子好的华人再招纳二十人,先在第五大道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培训完成后再进入工厂。 李谕准备在国内也物色一个可以进行生产的基地,到时候把一批有经验的熟练工人拉回来能够作为技术骨干。 这同样是个比较花时间的过程,一批好的蓝领是非常有价值的。 只可惜现在工厂的接纳能力还是有限,因为有大批的华人都想进入。 邹周倒是个挺热衷工作的人,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毕生事业。 这段时间李谕在京城的宅子里没事的时候就研究研究一些机械装置,并且继续进行数理论文的写作。 考虑到过段时间还要去趟欧洲,李谕的确要尽快整理整理大脑里那些藏着的东西。 机械装置方面,目前李谕在准备几项汽车专利,既然电子打火系统已经搞出来,顺势也就可以让车灯诞生了。 加起来才算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雏形。 而且有了车灯,汽车便能在夜间行驶,对于来自传统马车的竞争能占到上头。 车灯同样不是什么复杂的专利,只不过目前没有一个实验室,进行手工制造有点麻烦。 于是李谕给上海仪器馆的钟观光发去电报,让他帮着买点设备过来。 仪器馆倒是有电气方面的一些器材,不过钟观光对李谕提到的一些物理实验装置名词却一知半解。 李谕只好亲自给东京发电报,他先发到了梁启超那,谁知梁启超所在的报社却回消息说他已经动身去美国了。 没办法,只能找迅哥了。 当身在东京的鲁迅收到李谕电报的时候,人都蒙了:“上面写的东西都是什么!?” 鲁迅此时正在刚刚创办的杂志《浙江潮》报社内。 “树人兄,你的这篇《斯巴达之魂》非常不错,下一期就可以刊载出来。” 说话的是蒋百里,也就是留日群体里非常出门的《浙江潮》杂志的创办者。 这位后世赫赫有名的军事大佬如今也是个留日学生,年龄二十岁冒头,比鲁迅要小一岁,他正在陆军士官学校读书,就是老蒋造谣都梦寐以求一个毕业文凭的学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