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6节 (第2/2页)
饭店老板接着说:“对了,我们最近刚上了一款以您命名的菜。” 李谕讶道:“以我命名?” 饭店老板指着菜单:“叫做鲤鱼跃龙门,您不是提出了一个叫做鲤鱼效应的伟大理论吗,正好借着跃龙门的好寓意,这道菜现在火得很。口味上您二位不用担心,我们专门找了一位山东籍的厨子研制出来。” 梁启超来了兴趣:“必须加上!我得尝尝!” 饭店老板说:“二位稍等!” 后世美国出现了鲤鱼泛滥。但实际上早在1870年代,美国就引入了鲤鱼。 而且由于稀少,一度受到了美国富人们的青睐。 那时候密西西比河里的鱼很少,引进鲤鱼为了填补一下渔业空白。 不过很快,鲤鱼强大的繁殖能力就让它走入了普通人的餐桌。价格从1美元一磅跌到了1900年的3美分一磅。 而一旦千家万户都吃得起,富人们就不再喜好。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美国人真心不太会做鱼。鲤鱼本身带有一些泥土味,rou质相比南方鱼类不占优势,需要优秀的烹饪技巧才行,显然超出了美国人的能力范围。 而且美国人养殖鲤鱼的水平同样不行,基本都是业余养殖,没有正规的选育。 饭菜上来后,两人吃了几口,感觉味道上虽然的确有点欠缺,不过比起天天吃西餐好了太多。 吃完饭后,李谕又带他看了看自己的实验室,并且展示了一些成果。 梁启超看到无线电设施与汽车的零部件,感叹道:“疏才兄弟,我知道你走的路线是对的,而且你并非任何一个派别,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或许,你才是最明智的。” 李谕作为一个“过来人”,当然知道怎么做最正确。 第三百零六章 讲座 吕碧城给两人端上了茶水。 梁启超说:“谢过李夫人。” 吕碧城连忙说:“我不是。” “不是?”梁启超旋即明白,“我懂,在下听闻过消息,你们一起去过欧洲,现在又一起来了美国,无非少个名分。将来如果不嫌弃,我梁启超也可以当个证婚人嘛。” “我……”吕碧城不知道说什么,放下茶碗,“你们慢用。” 接着转头跑走了。 梁启超对李谕说:“疏才兄弟,你还真是会享受,带着美人四处转。” 李谕笑道:“人家还得来与柯林斯出版社签合约哪。” 梁启超说:“那套星战的小说?我看过,确实有趣。” 谈话间,近卫昭雪拿着一份电报走进来:“先生,又有一封从德国发来的电报。” 李谕问道:“德国?不会是普朗克先生又要催稿吧?” 近卫昭雪说:“是一位叫做卡尔·西门子的人发来。” 李谕接过电报,看了看内容,原来是西门子想进货,在德国售卖无线电设备,或者使用李谕的专利自行生产,然后缴纳专利费。 西门子算是老相识,给他和普朗克建了实验室。 李谕同意了西门子的请求:“你给西门子先生回电报,我会先寄一台样机过去。” 近卫昭雪说:“先生看可不可以这样写,吾已知悉,初步同意阁下请求,近日会邮寄一台样机到贵处。” “可以,就这么发,”李谕说,又补充了一下,“再告诉他会将美国专利局的专利证书一并邮寄过去。” 近卫昭雪乐得干这活儿,转身回了电报房。 梁启超喝了一口茶,说道:“疏才兄弟,你现在可是新学领袖级人物,一定要懂得一夫一妻哦!” 李谕讶道:“我哪是什么新学领袖?卓如兄此话何意?” “阁下当然是新学领袖,连辜鸿铭与衍圣公孔令贻都辩论不过你。更何况你在科学上的成就连整个欧美都甚为震动,”梁启超吹了吹茶叶,接着说,“眼下这两位姑娘都是年轻美丽又才华横溢,不可多得。虽然我知道很难取舍,但兄台我是过来人,你千万要懂得‘舍得’二字的道理,不然后患无穷。” 梁启超嘴上当然一直坚持一夫一妻,不过他偷偷纳了个小妾,只不过从来不带出来,也不给旁人说。 但小妾给他生了六个孩子,所以外人不可能不知道他有小妾。 李谕作为一个现代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一夫一妻制,根本不用别人说,自己当做理所当然之事,也不去说,没想到在清末民初的环境下,别人再怎么都要误解。 李谕只好说:“我必然是坚持一夫一妻的制度。” “好,”梁启超放下茶碗,“抉择不是容易事,但一旦做了决定,这个证婚人我却可以当的。” 李谕愕然,他怎么还真喜欢当什么证婚人啊! 自己就知道徐志摩找他当证婚人,结果婚礼上把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人分别一顿痛批。 因为他不认为他们两个有好结果,因为两人算得上是先婚内出轨…… 李谕笑道:“卓如兄尽管等着瞧吧,我李谕说到做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