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3节 (第1/2页)
他此前看到了李谕与中山一起下船。 李谕笑道:“不过一点个人愚见。” 梁启超又说:“我还是要多提醒你一句,疏才兄弟,你千万要记得‘怀璧其罪’。如今日本国倾全国之力与俄国开战,你又握有重要技术,难免不会被某些人所惦记。” 李谕拱手道:“多谢卓如兄提醒。” 他此前在美国上市,就是有了这方面考虑。 算是一招借力打力,让美国人下水,日本人才会对自己有所顾忌。 第三百一十一章 观察 李谕回到寓所时,近卫昭雪带着一个十六七的少年走过来,“李谕先生,这是我的表弟,左乡,他很热爱您的技术,希望可以进入您的工厂企业。” 李谕打量了一下,问道:“今年多大年纪?” 左乡说:“十七岁。” 李谕摇摇头:“太年轻了,至少要十八岁以后,并且要按照公历算的周岁。” 近卫昭雪说:“先生,我们当年因为甲午战事,滞留日本多年,年纪上有些记得不太清楚。” “难民?”李谕问道。 近卫昭雪点点头,然后伸手抹着眼泪说:“漂泊海外,所幸在日本得到一名教师的收留,不然……” 李谕说:“这么说,你们在日本已经待了很多年。” 近卫昭雪说:“是的,但我们也因此学过近代科学、日语以及一些初级英语,将来肯定可以帮上忙,因为我听说您会把商品销往日本。” 李谕确实有这种打算,不过想想他还是太年轻,于是说:“暂时当个学徒可以。我的宗旨是必须要成年人,到不了20岁也应该起码18岁。” 近卫昭雪立刻答应:“当个学徒学学也好,那么可以让他去京城吗?” “如果是他愿意,并且是中国人,就带回去吧。”李谕随口说。 “谢谢先生!” 近卫昭雪似乎很高兴,然后带着左乡来到了一个僻静角落。 “学姐,我表现得怎么样?”左乡问。 近卫昭雪比较满意:“很好,毕竟你本来就是个中国人。” 准确说,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看,他是个汉jian,已经改名叫做小左翔。 这种人实际上更可怕,若只是单纯的归化国籍,尚且是个人意愿。 但如果是为日本军方做事,就非常有破坏力。 ——因为汉jian往往表现得比日本人还日本人,很多时候比日本人对中国人还要狠。 就像小胡子,本来不是德国人,但他的做法就比德国人更德国人,行事非常绝。 近卫昭雪给他分配了任务:“到了京城,很多时候我不便行动,正好你可以帮我做一些隐秘事务。” 小左翔自信道:“学姐放心!” 近卫昭雪多嘱咐了一句:“千万不要莽撞行事,如今帝国正与俄国开战,我们必须尽全力帮助帝国胜利。” 小左翔正色道:“属下明白。” 他毕竟太年轻,不知道怎么被日本洗了脑。 —— 在日本逗留了三天,才有了出航消息。 这三天李谕带着学生们参观了一些工厂和学校。 看到日本学生的制服后,胡嘉言颇为羡慕:“我们如果也这么个样子该多好。” 李谕笑道:“将来学校里肯定会有统一校服。” 李谕心想,你要是见过后世日本女学生的制服,更羡慕…… 由于俄国海军龟缩回旅顺港内,不再出战,仅有的一些海上行动也是从海参崴驶出少量舰艇袭扰日本海军的交通线,对大局影响不大。 于是黄海迎来了表面上的平静。 也可以说日本海军控制了旅顺港外的大片海域,封锁了俄国海军。 日本海军部的第一参谋秋山真之为了战争胜利,出了个主意,用在美国学到的战术,沉船堵住旅顺港口。 日本海军急于控制海权,也想来个瓮中捉鳖。 不过旅顺“远东第一要塞”的名头不是白叫的,岸炮火力非常强,军舰很难靠近。 秋山真之的计策未能奏效。 对了,此前报纸上写到的日本海军“击沉三艘俄国战舰”,也是他提出的一项奇袭策略。 额,说白了就是偷袭。 这一招以前日本就用过,以后还会用。 但实际上并没有击沉俄军战舰,只是重创,甚至所谓“重创”也就只要两个月左右的修理就能恢复作战能力。 所以另一个海军将领,被日本称为“日俄战争第一号军神”的广濑武夫提出了大面积铺设水雷的战术。(吐槽一下,日本人是真喜欢起各种奇奇古怪的名号,包括日本战国时期那些。) 这是个阴招,但非常有效。 就是因为布设了大量水雷,所以客轮必须经过日本海军批准,按照既定航线行驶。 日本海军无法扩大战果,只能靠陆军慢慢推进攻占旅顺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