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3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节 (第2/3页)

宁省,一边是山东省,可惜没有辽宁舰与山东舰,不然哪轮得到小日本这么猖狂。

    张伯苓看李谕叹气,说道:“帝师不用担心,咱们也奋发图强,就像日本国,用不了多少年,也有这样的军舰。”

    李谕无奈道:“难啊,曾经北洋就有。”

    李谕不再和他讨论这种比较伤感的话题,回到舱室里阅读起报纸书籍,他在构思几个实验。

    思路整体上有,麻烦的是现在的设备比较难凑,很多甚至要自己亲自动手制造,而且比后世的准度差好多。

    真是有点头大,果然对自己来说,实验比理论还要难搞:实验之外要cao心的事情太多。

    五天后,轮船到达横滨。

    李谕先带着秋瑾来到了留学生会馆。

    优秀的留学生代表马君武、蒋百里、鲁迅等人一起来迎接她。

    马君武高兴道:“jiejie的到来,仿佛一股春风,吹走东方的阴霾。”

    秋瑾落落大方:“我是来学习的,以后还要各位学长多多指教。”

    鲁迅说:“指教谈不上,我想您会进入女校,我们见面无非就是在固定时间来到此处留学生会馆。”

    蒋百里说:“我听闻jiejie已经嫁人生子,尚且可以有勇气孤身来到日本留学,真是让人敬佩。”

    秋瑾说:“不做官太太,要做谭嗣同。”

    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场其他人也肃然起敬。

    鲁迅环顾四周,然后说:“这个名字还是不要随便说。”

    秋瑾说:“现在已经在日本国,还不能提吗?”

    鲁迅说:“刚出过事……”

    他说的出事自然是此前成武学校事件以及马君武在留学生会馆当着满清皇族载泽的面大谈排满。

    马君武大大咧咧说:“不用担心,要是不求改进,我们还出来留什么学?”

    秋瑾也赞同他的话:“出来留学的感觉真不错,不用再有那么多束缚。”

    鲁迅还是提醒道:“留学的首要目的是读书,其他的属于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一定要先念完书,否则没法明白对错。”

    鲁迅的担忧不无道理。

    秋瑾说:“周兄弟的话在理,我肯定要好好学习,不能丢了女儿家的面儿。”

    马君武拿出自己正在翻译的几本书:“正好给jiejie看一下,这是我刚刚翻译出来的《自由原理》。”

    马君武是早期翻译能力不错的人,甚至梁启超都亲自给他写序,称赞他的这本译著是严复《天演论》后“吾国第二之善译本”。

    秋瑾说:“这个名字好,我一定好好拜读。”

    马君武又拿出另一本:“还有这本,我想你更喜欢。”

    秋瑾看到第二本书的名字就异常激动:“《女权篇》,也是洋人的书?”

    马君武说:“没错,来自英国,里面处处都是妇女解放与男女平权。”

    秋瑾果然非常喜欢:“我在梦里就产生过很多这样的想法,终于能看到一本实实在在的译著。”

    马君武说:“妇女之解放,是唤起中国二万万睡死腐败妇女之柔魂,能够彻底铲除落后的帝制。女人不可徒待男子让权,须自争之!”

    秋瑾默念一遍:“我喜欢这句话,我要将它绣在我的衣服上。”

    秋瑾和他们畅谈起来就停不下来,感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知己,只恨没有早点出国留学。

    第二天,东京帝国大学的物理教授长冈半太郎来邀请李谕,“一年不见,先生竟然已经成为堂堂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