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1节 (第3/3页)
要报纸刊登后,再进行一番cao作,我想只需要几个交易日,ly无线电就能够超过5000万美元,甚至更高。” 摩根的意思李谕很明白,他肯定是想先注资后再刊登新闻,那时候股价大涨,赚得更多。 都是些金融上的cao作,在后世,如果提前知道内部消息,也能够大赚特赚。 李谕说:“摩根先生,如果您要注资,按照此前签订的章程,作为大股东,是要同时按比例进行固定资产投入的。” 摩根道:“我明白,现在订单积压,工厂扩张理所应当。据我所知,因为产能不足,不少订单进入了马可尼的公司以及德国人布劳恩的公司。” 李谕说:“这么大的市场,我们肯定不可能全吃下。” 摩根道:“说的是,不过我想用不了一年半载,他们两家哪怕加起来,也比不上你的ly无线电。” 李谕说:“另外,为了保障服务,我们还需要进行基站建设,此事需要拿到各地政府批文。” 摩根心领神会:“包在我身上。” 摩根的手段很大,与政客的关系也很好;他的钢铁公司以及铁路公司遍布全美,有不少土地。所以基站建设由他出面,非常合适。 李谕与他碰杯道:“祝愿美好的明天。” 摩根喝下酒,继续问道:“你考虑好轮船电报的定价没?” 李谕说:“马可尼公司的报价是100个字收费10英镑,也就是50美元。我们没必要比他低。” 这种电报是远洋服务的,价格高很正常。 和伊士曼的柯达公司有点像,单纯卖无线电报机其实赚不了那么多钱,真正赚钱的是后续持续不断的服务费。 而且电报业务是商业刚需,尤其轮船,它们非常依赖无线电。以前轮船一旦出航,直接渺无音讯,天知道它们去哪了。现在有了无线电,就可以和陆地实现实时联络。船上要么是游客,要么是贵重的货物,陆上肯定关心得很。 所以无线电的发送非常多。 简直不是细水长流,而是江水长流! 贝尔以前的电话公司是同一个道理,赚的都是长远钱。 而长远赚钱能力又恰恰是金融市场最为看重的,股价百分百大涨。 摩根点点头:“我们的产品覆盖能力与抗干扰能力都要更强,定价一样已经对他们是一种打击。” 第三百五十八章 看戏 摩根预测很准,新闻报道后,ly无线电涨势惊人,迅速站上5000万美元,直冲6000万。 李谕等人都提前加入了资金,股市上一波就赚到手软。 李谕必须要注资,虽然他有公司董事会的绝对投票权,不过也不想看到股权被过分稀释。 自己好歹是写了博弈论的,了解一点道道。 后世一些合资汽车工厂,手段更高明。比如一汽奥迪,一汽赚了钱后,其实很想搞研发;不过奥迪每每就会突然追加投资,一汽肯定要对等注资,保障股权。这样手里的现金流其实就少了。 具体的情况更复杂,一旦和金融挂钩,企业必然会复杂化。 李谕在这一点上采取的是相对保守的策略,毕竟对方是在美国都富可敌国的摩根。但只需要证明自己的不可或缺,摩根就不可能有什么其他动作。 摩根是聪明人,很清楚自己就是个搞金融的,不可能懂技术上的专业东西,所以深谙双赢的道理。 反正自己的确赚了很多钱,坚定了以后和李谕继续合作下去的信心。 并且说起来,摩根在给卡耐基支付了5亿美元的巨款后,现在手里的现金流有限。 (如今全美手头现金最多的,应该就是卡耐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