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7节 (第2/3页)
“实在是太可惜了。”劳厄如释重负。 两人随后的交流很顺畅,上次由于莱纳德突如其来的演讲打乱了节奏,这次两人才可以正儿八经聊起了物理。 一个下午后,劳厄彻底折服了:“很难想象你有这样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与那位东方的李谕简直一模一样,令人无法相信。” 爱因斯坦无奈道:“可我还是无法获得任何名气,几篇论文发表后,整个物理学界简直是一片寂静。” “至少还是有人喜欢的,比如普朗克先生、李谕先生,还有我,”劳厄安慰道,“只是,我在不少学术群体中听到,他们认为你的理论难以用实验验证,这是绝大部分物理学家难以接受的。” 第四百三十二章 脱不下的长衫 爱因斯坦当然知道这个巨大的问题。 相对论太惊世骇俗,关键做不了实验去验证。 物理学本质上还是个实验科学,所以这就很难办。 就像之前普朗克发表了黑体辐射正确的公式,却无法给出正确的数学证明。 总之,二者都让自己的理论难以服众。 更何况目前的相对论还有重大漏洞:无法推广到加速体系,适用面非常小。 爱因斯坦自己再给李谕的信中表达了这种苦恼,但此两点真心都不是短时间可以搞定的。 不过,再怎么说,这些都属于学术问题,劳厄接下来提到的内容更是饱含隐患:“他们还说,你的理论中有很浓重的犹太味道,因为那些难以洞悉和破解的公式中似乎存在某种不健康的东西。不管是欧洲大陆还是英国人,都不太可能提出这样的理论。”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爱因斯坦疑惑道。 “或许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抽象的表达更符合犹太人的特征。”劳厄说。 劳厄是好心提醒,作为后来爱因斯坦长期的朋友,在小胡子当权后,他和普朗克都帮助过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叹了口气:“有时候我真的很怀疑到底信仰到底是不是信仰,竟然成了一块绊脚石?我甚至有点羡慕东方人,他们虽然现在看起来落后,但根本没有这样的束缚,谁自由都不好说。” 劳厄又问道:“我在专利局时观察了一会儿,那里的工作每周六天,每天都要坐满八个小时。如果你想要专注于物理研究,应该尽快想办法找个更好的工作岗位,比如大学。” “难道我不想吗?”爱因斯坦苦涩道:“我在进入专利局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可根本没有大学同意,更没有人给我写推荐信。” “我从普朗克教授那儿听说,李谕回绝了苏黎世大学聘请其为教授的信,并且在回信中推荐了你。”劳厄说。 “真的吗?”爱因斯坦惊愕道,“真是一个好朋友!他也非常支持我的相对论,并且做过不少实质性的帮助。” 劳厄说:“不过苏黎世大学到底如何决策我就不得而知了,很可能会从无俸讲师开始。” 顾名思义,无俸讲师就是没有薪水的讲师,收入都来自学生。劳厄自己就在柏林大学当无俸讲师。 不过这很考验讲课水平。 爱因斯坦嘛,只能说的确不是特别擅长讲课…… 但只要能进入大学,已经是爱因斯坦的无上追求:“无俸讲师我可以接受,不过我要先花几个月攒钱,不然我连孩子都无法好好照料。” —— 上海。 李谕和张元济专门去豫园看了看这批运过来的书,张元济是个懂得古书收藏的,很多规定由他亲自制定。 他对这批书爱不释手,没事的时候就泡在豫园里。反正现在李谕和吕碧城并没有住过来,不蹭白不蹭。 藏书楼里,书籍按照宋版、元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