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8节 (第2/3页)
。 斯坦福先生找到了一个传奇摄影师——迈布里奇,让他完成这件事。 迈布里奇组织团队,花了六年时间,消耗五万美元(那时候的5万美元可不得了),终于把快门时间缩短到1/2000秒,然后拍出了那个著名的短电影《奔跑的马》。 通过胶卷看得出,马在空中的姿态与过往的图画完全不同,并非两只前脚向前、两只后脚朝后。 实际上,马的姿态都会出现四蹄腾空。 所以斯坦福赢得了赌注。 这件事对电影业很重要,李谕准备把它引入国内,让早期的电影人看到。 当然不是白拿,李谕花了2000美元才搞到。 …… 登上回国的轮渡时,有一个人突然叫住了李谕:“帝师,过去这么多年,又见到您了!” 李谕侧过头:“孔祥熙?” 孔祥熙高兴道:“帝师竟然记得我。” 李谕问道:“你已经要毕业回国?” “是的。”孔祥熙说。 李谕又问道:“回国准备干什么?现在朝廷很缺海外留学的人。” “办学。”孔祥熙答道。 这个回答有点震惊到李谕,“办学?” 孔祥熙说:“我已经买了大量美国的中小学教材,等回到山西,就在家乡办学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李谕又好奇地问。 “在下毕竟是孔门之后,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学问似乎已经遇到瓶颈,现在书生需要修习新学。我不想让我孔门落个不懂新学的把柄。”孔祥熙说。 竟然还有点道理,李谕笑道:“真是想不到。” “有什么想不到的?”孔祥熙说,“我也是这些年受到了师傅您的影响,认识到西学重要性。” 好吧,孔祥熙在美国学的是理化科学及社会科学,当初两人见面后,通信多次,李谕回答了孔祥熙提出的一些关于物理数学的问题,他竟然直接因此当李谕是老师。 他自然是想借李谕的名气。 这小子是真会来事。 李谕只能鼓励道:“办学是件好事情。” …… 轮船抵达天津港后,唐绍仪带着人来迎接了李谕,随即带着他一同去往直隶总督府。 唐绍仪说:“现在有个案子,牵扯到了中国人、多国洋人,还有比利时的电车公司,天津租界的法院都没有办法。” 李谕纳闷道:“我又不是学法律的,找我做什么?” 唐绍仪解释道:“因为提供不了证据。” “我更不是福尔摩斯。”李谕说。 “但这件事你真帮得上忙,证据链牵扯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唐绍仪说。 “技术?”李谕纳闷道。 唐绍仪说:“你或许知道,天津的租界几年前成立了一家电车公司,是比利时人投资开设的。不过当时的规划多少有点仓促,电车公司的发电机厂建设得距离法租界居民区和英租界的居民区太近,附近还有不少中国商人。大家深受噪音之吵,没法休息,而且振动很厉害,甚至会震碎玻璃,把人划伤。所以英国人、法国人还有中国人都要起诉比利时电车公司。可电车公司不承认发电机有这么大的声音,拒绝赔偿损失。” 李谕大体听明白了:“好吧,我们去看看。” 天津的电车公司在民国时期,一直就是比利时人负责营运,这家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还偷偷干了不少坏事。 两人很快到了直隶总督在天津的府衙。 目前袁世凯已明升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