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8节 (第1/2页)
皇族们全都力挺载沣,张之洞气道:“杀了就杀了?好!我告诉你们,不管京津地区的警察,还是整个北洋陆军,全是袁世凯创建的,所有人都是他提拔的,你们管得了吗?” 张之洞走到载沣的两个兄弟面前,说道:“一个海军大臣、一个军咨府大臣,年纪轻轻,了不得啊!可老臣听说,两位的戏唱得很好,牌也打得很好。” 载涛是个京剧票友,武功扎实,既能长靠又能短打,与大名角杨小楼一定程度上算师兄弟。 两个年轻的爱新觉罗被张之洞气场镇住,支支吾吾说不上话。 张之洞严肃道:“统领军队,可不是在戏台上唱戏;军事谋略,更不是牌桌上的牌局。在大清朝,敢言军政者,除了袁世凯,还有谁?” 载沣说:“杀了他,就能有其他人。” 张之洞差点气晕过去,理了理气息继续说:“老臣也编练过新军,有所了解。如果摄政王敢杀袁世凯,北洋六镇必反。那时候,兵锋所指,摄政王拿什么阻挡?” 载沣听后心中终于有点发凉。 张之洞还在那儿给摄政王上课,而庆亲王奕劻同样作为皇族人员,太清楚这些小皇族们的秉性,所以自己压根不搞那套麻烦事。 他直接派人把载沣想杀袁世凯的消息偷偷告诉了正在组织资政院的袁世凯心腹杨度。 …… 李谕正在家中看信,今天他收到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一封信,寄信人是之前的会长乔治·达尔文。 乔治是达尔文的儿子,但他没有搞生物学,还是投身了天文。 乔治·达尔文在信中向李谕询问了天体的运行情况,表示英王非常关心宇宙之事。 李谕回了信,说明太空上很安全,不用担心。 自从通古斯事件后,李谕发现如今“杞人忧天”的人越来越多。 刚把信件装进信封,就有人敲响了大门。 赵谦打开后,门外站着的正是杨度,他开口道:“帝师李谕可在府上?” 赵谦问道:“阁下是?” 杨度说:“在下杨度,特奉袁世凯大人之命,拜见帝师。” 赵谦已经得到过李谕的提前指示,连忙说:“先生请进。” 杨度现在对袁世凯可以说非常崇敬,认为他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当初就是袁世凯保举杨度,成为大清立宪的重要人物,许多文件均出自杨度之手。 目前王公大臣们都在恶补有关宪政的法律条文,杨度负责给他们讲课。 杨度之所以也知道载沣要杀袁世凯,就是因为载沣曾想让他草拟圣旨,不过杨度没有同意,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告诉袁世凯,同时替他想脱身计策。 李谕迎出来道:“虎公,好久不见。” 杨度抱拳道:“帝师!” 李谕说:“虎公要不要进来喝一杯茶?” 杨度说:“来不及了,袁大人有危险,我来请求帮助。” 李谕心知肚明,但不能问为什么,只是说:“需要什么帮助?” 杨度说:“夜间火车不开,我需要借用帝师的两辆汽车,连夜带袁大人回天津北洋。” 目前朝中还没有传出确切消息,载沣到底要不要杀袁世凯。 以袁世凯处事圆滑的风格,肯定往最坏的方面打算,然后做万全准备。 此时的袁世凯,已经对满清贵族们感到失望。 “可以是可以,”李谕顿了顿,“只是……” 杨度着急问道:“只是什么?” 李谕说:“你会开车嘛?” 杨度竟然忘了这一条,尴尬道:“我……不会。” 李谕清楚袁世凯不会有什么大危险,送他一程无妨,于是说:“我与赵谦开车带你们回天津吧。” 杨度感激道:“多谢帝师!” 第四百七十九章 化学奖邮票 这一趟来回费了不少功夫,此时的路况实在糟糕。 而张之洞,深夜时分还在不断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着载沣。 他知道,这绝对是一等一的大事。 载沣听得不厌其烦,但想一想张之洞说的没有错,袁世凯几十年下来,培植了太多党羽,北洋新军以及北洋通商的大权基本都离不开。 但越是这样,他越想弄死袁世凯,想了想说:“不管怎么样,袁世凯罪名属实,不能不惩处。” 张之洞喉咙都干了,只能叹了口气:“就让他开缺回籍吧。” 载沣问道:“理由呢?” 张之洞说:“随便找个生病的由头。” 载沣没有听出张之洞话里的讽刺意味,感觉能够循序渐进来,等他的弟弟们控制了新军,再弄死袁世凯不迟。 于是他迅速拟了一道圣旨:“袁世凯现患足疾,步行维艰,着即开缺,回籍养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