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4节 (第2/3页)
狼子野心!”李谕眉头皱了起来,隐约猜到结果。 果然,伍连德一字一句说:“一切都是日方有意为之,他们的目标是想把中国人只培养为高级护理人员或者助理,而非真正的医生。如此一来,将来就可以控制中国的医疗体系,让中国离不开日本,成为日本的附庸。” 伍连德还是很有眼光的,在这个年代能看出日本人的想法着实不易。 关键是他业务水平过硬。 李谕说:“所以你才会毫不犹豫前往东北。” 伍连德说:“是啊,在我收到徐世昌大人的调令前,已从外务部施肇基大人处得知,朝廷在此事上受到了日本与俄国胁迫,如果我们无法在防疫上担起责任,那么他们将可以名正言顺控制哈尔滨。” 李谕完全理解,传染病的防治在后世也是顶级重要的国事。 这次哈尔滨鼠疫,同样不是简单的一次鼠疫扑灭任务,叠加日俄战争后的影响,东北形势特殊,几方争夺,早就上升到政治层面。 日本一直想借着防疫的名头派遣军队。 此外,最近几年日本一直在往东北地区迁移侨民,目的很明显:如果有了数量足够多的日本侨民,他们同样可以借此名义出兵“保护侨民”。 伍连德又说:“一开始朝廷选了谢天宝博士,但他提出的安家费朝廷无法接受,所以施肇基大人向徐中堂推荐了在下。” 那个叫做谢天宝的人,提出的要求其实无可厚非。毕竟清末民初搞防疫,还是天字第一号杀伤力的鼠疫,死亡风险太大,给家人留点钱没毛病。估计是他提的钱数量有点太高,清廷拿不出,毕竟刚办了慈禧和光绪的葬礼,花了不少银子。 李谕从箱子中拿出几只口罩,“这东西或许会派上用场。” 伍连德说:“昨晚我翻看资料时,便猜测有可能是人传人,而非以往的老鼠跳蚤传播,正在考虑设计一种便宜方便的口罩。现在看到帝师设计的口罩实物,果然可取,帝师不愧是能在美国达到如此多专利之人,设计能力令在下钦佩。” “咱不打无准备之仗,”李谕说,“东西挺简单,不过就是两块纱布夹了一层棉绒,成本只有一分钱左右。” 一百万只口罩也就是一万银圆,差不多等同七千两银子。 这点钱李谕还是拿得出的,而且等派上用场的时候,清廷必然会报销。 在上海的纺织厂生产效率比历史上伍连德在东北地区临时制作要快得多,成本也低太多,历史上伍连德制作这种口罩的成本是两分半。 到达哈尔滨后,伍连德和李谕一行人先拜见了滨江道台,即哈尔滨道台于驷兴。 滨江道台是清廷在哈尔滨地区的最高官员,不过实际上控制的区域并不多,关键的地方比如火车站之类,都是俄国人说了算。 来到道台府时,滨江道台于驷兴正在把玩一个怀炉,他听说京城终于派来了人,连忙招呼进来:“总算把你们盼来了。” 简短寒暄后,伍连德直接问道:“于道台,现在哈尔滨的情况怎么样?” 于驷兴说:“最严重的傅家甸已经死了几千人,情况不容乐观,只要是患上病的,活不过七天,你说吓人不吓人。邪灵作祟,邪灵作祟啊!” 伍连德说:“从情况看,应该是鼠疫,十多年前香港与现在的印度都有发生。” 于驷兴说:“果然是朝廷派来的人有能耐,说出来的话有水平。” 伍连德可没空听他说恭维话。 这次鼠疫算是世界上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其中一个阶段。 话说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发源地确实是中国,差不多1850年代,云南就因为鼠疫死了200多万人。 后来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