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1节 (第1/2页)
还得是同盟会的,认定了就是一场大革命。 李谕说:“回国后,蔡校长可能要做教育部官员了。” 蔡元培说:“陈都督给我有过这种许诺,届时我一定将你提为副部长。” 这件事好像每个人都要给李谕提一遍,毕竟在大部人心中,仕途还是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李谕摇了摇头说:“我对当官没兴趣。” 蔡元培说:“教育部官员与其他官员总是有点区别。” 李谕还是拒绝道:“难免掣肘,有您在,咱们相互照应就够了。” 蔡元培问道:“都说李谕院士不问权力,没想到如此执着,三番两次都劝不动。” 和蔡元培说话李谕没太大负担,给他解释道:“一旦进入政坛,考虑的就多了,首先管理人这类复杂的社会性生物就极为困难,而我极不擅长这方面。” 蔡元培说:“疏才的话让我想到了西方一句谚语,‘城邦之外,非神即兽’。”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类是群居性生物,应该生活在城邦之内的人类聚集区。 李谕说:“而且政治本身又充满妥协,就算教育部,也免不了这些考虑。而一旦进行妥协,必然招致另一部分人的反对。” 蔡元培说:“疏才说得很有道理,但平衡各方然后一同共进,不就是我等应做的嘛?” 李谕笑道:“我看我还是当个白丁吧,没事批评两句,过过嘴瘾得了。真到那个位置上,必然活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样子。” 第五百零七章 再见卓如 李谕对蔡元培说:“这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书,袁项城说不定也会喜欢。” 蔡元培在欧洲待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法国发生了啥。 欧洲目前发生了那么多革命,称得上“大”的,也就法国那次,因为影响属实有点大。 过程嘛,简单说无非就是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妃花钱太狠,想向资产阶级伸手要钱,结果为此召开的三级会议上他们不干了,要推翻路易十六。 最开始法国同样有君主立宪派,但革命派的声音比较大一点。 而当时的欧洲其他国家一看法国这势头,那不行! 你们法国要是搞成了,我们这些国王咋办,大家还不都这么玩,要推翻我们? 于是各国组织了反法联盟,就连英国都参与了,括弧,那时候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只不过是君主立宪制,但他们的诉求只是不让法国强大。 路易十六也是真滴作死,法军和反法联盟打着仗,他还通风报信。 仗打完了,法国人自然要把他推上断头台。 后来嘛,先是比较软的吉伦特派执政,结果打不赢仗,被推翻。 接着是强硬的雅各宾派上台,把不听话的都嘎了,杀了几万人。后来也被推翻,头领罗伯斯皮尔也被嘎了。 再然后就是军人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加冕称帝。 大革命搞了十来年,最后还是一个军人当了皇帝。 现在李谕仔细想想,里面的一些情节和清末民初还真有点像。 但帝国制度肯定不行,即便强如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得那么强势,输了一场就彻底绷不住。 拿破仑倒台后,法国又反反复复在帝国、共和国之间左右横跳了好几次,名字也起得够随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国…… 蔡元培说:“疏才担心袁世凯会弄出当年拿破仑称帝的把戏?” 李谕说:“权力据说有一种无形魔力,更何况对于一个旧官僚体制出来的人。” “我会把你的担忧告诉孙先生和黎元洪先生,”蔡元培说,“但是让袁世凯多了解一下法国发生的大革命,可能没有多少坏处,至少能威慑一下清王室。” 李谕说:“用不好就是把双刃剑。” 火车到达哈尔滨后,继而转头南下。 相比较南方革命势头高涨,北方相对要收敛一些,毕竟北洋军的势力在这摆着。 火车到达沈阳,再往南走就要入关了,由于形势特殊,所以在这里要进行一轮检查。 “妈拉个巴子,让你们下来就下来,万一混进去个革命党,让老子怎么交代?!” 李谕竟然又听到了张作霖骂骂咧咧的声音。 辛亥时期,张作霖抓了很多革命党人,受到了清廷重视,委任为奉天巡防营总办,从此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 “嚯,是李大学士!”张作霖眼睛很尖,一眼就看见了李谕。 李谕说:“张将军,别来无恙。” 张作霖乐呵呵道:“别来无恙,别来无恙!哈哈,多亏了上次和你们一起在哈尔滨搞鼠疫,让我顺便升了官,您可是我的一个大福星!” “这就不敢当了。”李谕说。 张作霖问:“李大学士怎么从哈尔滨过来?” 李谕说:“并非哈尔滨,在下是从欧洲回来。” “啊!我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