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5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2节 (第2/3页)

 李谕提醒道:“卓如兄‘驯化民众’的说法我觉得欠妥。”

    “有什么欠妥之处?”梁启超问。

    李谕说:“教育不是传布偏见,也不是灌输学说,而是解放大众心灵,发展其自己的判断力。换言之,教育不是给人见解,乃是帮助人得到见解。所以在社会学科的教授上,教者只应该作科学的、客观的陈述,不应有偏袒的主张;对于每个问题的各方面,都应予以相当的注意,不应按着个人的好恶有所轻重。”

    梁启超却说:“那样太慢了,无法快速完成崛起。”

    李谕不知道说什么了,再说下去就是历史的局限性了。

    但从现代眼光看,民初的许多社会精英以及知识分子确实在启蒙这件事上做得有些cao之过急。

    许多报纸完全就是一家之言,拼了命让大众相信自己的见解。

    李谕更不能对他们作出评价。

    只能说历史本身不会犯错,永远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人在某个时期犯了错。

    好在中国足够大,文化足够深,能够在挣扎之中摸着石头最终过了河。

    第五百零八章 “爱国公债”

    经过奉天的这一轮审查,蔡元培多少有点怕了,不敢再继续乘坐火车南下,而是选择沿着满洲铁路到大连,继而坐船前往上海。

    李谕在车站送行了蔡元培:“不久之后我们还会再见面。”

    蔡元培说:“疏才到了京城,一定多加小心。愚兄一直认为,袁世凯此人绝不会像曾国藩那样基于礼教思想而效忠清廷到底,也没有美国国父华盛顿那样的人品,为了国家甘愿放弃个人名位。他这次出山,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野心破坏革命事业,乃至自己当皇帝。”

    李谕没想到蔡元培预测得这么准,不愧国党四大元老之一。

    李谕说:“鹤卿兄洞若观火,厉害厉害!”

    蔡元培叹道:“再看看吧!疏才,告辞了!”

    ……

    至于梁启超,目前还游移不定,并不想南下,实际上他会在不久后返回日本。

    所以李谕孤身一人返回了京城。

    “哈哈,小闲儿,快让我抱抱!看你这胖嘟嘟的脸蛋,真是能滴出水来。”

    抱着小宝宝,李谕心情好得很。

    吕碧城说:“多亏了凤铃,要不我是真不知道怎么照顾这个小祖宗。”

    凤铃笑道:“这是奴婢应该做的。”

    吕碧城说:“先生不是说过吗,不要自称奴婢什么的。”

    “您看我这张嘴,还是改不过来。”凤铃笑道。

    赵谦凑过来说:“先生,能不能请您帮个忙。”

    李谕捏着孩子的小胖手说:“什么事,随便说就是。”

    赵谦道:“我哥哥想要回京城干活,但腿脚受了一次大伤,人力车是拉不了了,您看能不能帮着找个好营生?”

    李谕想了片刻,问道:“他会理发吗?”

    “理发?”赵谦愣了愣,“这好像、大概、听起来不像个很好的活儿。”

    李谕说:“你不懂了吧,这叫做蓝海市场,现在全京城有几个人敢理发?但一旦市场起来了,绝对供不应求。”

    “可是……”赵谦有点犹豫。

    李谕说:“放心吧!你去支点银子,盘下个店面,到时候我请点达官贵人来理发,很快就能打出名声。”

    赵谦说:“可他也不太会理发。”

    李谕说:“那就赶紧练练,前期很简单的,又不让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