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5节 (第2/3页)
味道。 而且单就1912年初的情况来说,没必要夸大袁世凯个人野心与谋略的作用。 除非革命能继续下去,否则只有袁世凯才能收拾局面。 革命阵营既然不能实现六路北伐,甚至也不能控制南方全部地区,便只有妥协一条路。 经常看历史书或者看历史正剧的都能发现,久经宦海浮沉的老官僚大多善于揣摩他人心理,工于心计的袁世凯尤其善于此道。 他先用忠诚的姿态欺骗了清朝皇室,然后用信守共和欺骗了革命党人,接着用统一和秩序欺骗整个资产阶级,为他登上总统宝座铺平道路。 一套组合拳打得很熟练。 李谕说:“法国大革命经历了几十年浮浮沉沉才告一段落,我们只是刚开始。” 蔡元培说:“如此说来,更应该让学生去法国与美国留学,放眼西洋,只有这两个国家与我们一样不是君主立宪国。” “确实如此,”李谕说,然后问道,“留法勤工俭学会现在有学校了吗?” 蔡元培说:“我只将将凑出了安定门内顺天高等学堂的几间房舍作为预备校舍。” 李谕说:“我在京城时间长,会帮着想办法凑齐房屋。” “有劳疏才!”蔡元培喜道,“我们这就去校舍看看。” 国党四大元老在这件事上挺用心,专门编了《法兰西教育》一书,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科学教育与文学教育、卫生教育与实业教育、美术教育与音乐教育、教育学与群学教育等章节,详细介绍了法国教育的情况。 来到相对简陋的校舍时,李谕发现他们还找了一位法国人来当老师,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中还有女子。 蔡元培对李谕说:“说起来当教育部长还是有点用的,不然连这点校舍都搞不定。” 然后蔡元培招了招手:“齐校长!” 校长是齐如山,李谕此前在法国时见过他,一同听过歌剧。 齐如山拱手道:“蔡部长,李院士。” 蔡元培说:“疏才已经应允,将来咱们的学生到了法国,他可以帮助勤工俭学生找兼职工作。” 齐如山也高兴道:“李院士帮了大忙!我还在想,如果仍旧让学生去巴黎磨豆腐,恐怕无法满足这么多学生的学费需求。” 三年前,李石曾便在巴黎创办了一家豆腐公司,破天荒地把勤工俭学这条路大大拓宽。 洋人对中国的豆腐一向,公司效益说得过去。 李谕让他们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客气道:“不用再谢我了,真的只是举手之劳。” 留法勤工俭学会,这个忙真心不帮也得帮。 后来由于一战影响,国内汇款渠道断了,这些留法的学生生计遇到了很大困难,国内帮不上忙。 李谕那时确实比李石曾等人更能提供助力。 另外,别忘了一战时期还有相当多华工被派去了法国,乃至形成了未来一股绝对无法忽视的革命力量酝酿地。 李谕看了一圈学生,接着问道:“今年就会派往法国留学?” 齐如山说:“会选一批考核合格者出去,其他的则要继续上完预科班。” 李谕说:“贵校的进度着实紧凑。” 留法预备学校同样秉承了勤俭特色,学费一个月六元钱,整个学校除聘请了厨师,其他一切校务全都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 总体上看,这帮学生与以往赴欧美留学生区别很大,特点很鲜明——穷。 不过穷也是相对的,一般人家仍旧负担不起,但蔡元培已经竭尽所能大大降低了费用。 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批派去法国留学的学生,就有许多人在学术上有所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