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5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8节 (第3/3页)

立于政府运作,政府只有负责拨款的义务,却不能有伸手管理的权力。”

    严复见状,只好说:“我会把各位的意见整理后汇报给蔡部长。”

    然后又对理科教务长夏元瑮说:“不要忘了材料分析的事情。”

    夏元瑮顿了顿说:“该做的事,我肯定会做好。”

    铸币肯定是国之大事,以往一直用洋钱怎么看都不太合适,太容易被掐住金融命脉。

    不过以民国时期脆弱的金融体系,就算自己铸钱也会受到国际银价的强烈影响,这样的事以后会发生好几次。

    毕竟最麻烦的是金银的定价权一直在欧美手中。

    ……

    第二天,周自齐就帮着联系上了范旭东。

    李谕开上小汽车,来到钱粮胡同。

    袁大头早期的主要生产地在天津铸币厂,北京的这家铸币厂类似于职能部门,源自前清的机构。

    清代户部下面有一个部门叫宝泉局,专门负责铸造钱币,它有四个厂子,其中的南厂在钱粮胡同。

    南厂铸造的钱主要负责发放薪水,清代管薪饷叫钱粮,所以就把南厂所在的胡同称钱粮胡同。

    李谕的车路过一处比较冷清的大宅子,这里以前主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

    这间宅子一直流传到了后世,民国初年还是个出了名的京城凶宅。

    李谕在铸币厂外的一间小茶铺见到了正在等候的范旭东。

    “您就是院士李谕?”范旭东问道。

    李谕说:“正是,阁下便是范旭东?”

    范旭东说:“院士先生竟然亲自来见我这个无名小卒。”

    李谕说:“现在是无名小卒是因为环境限制,但你该不会一辈子都想当个化验员吧?”

    范旭东一愣,接着说:“官场的腐朽味太重,我早已萌生退意。”

    “这就好办了,”李谕说,“有没有想法做点大事?”

    “什么大事?”范旭东问。

    “办民营盐厂,然后进而办碱厂。”李谕说。

    范旭东沉思一会儿,说:“国内盐的销售权历来为少数世袭盐商把持,实际上就是官商合伙垄断,分引岸、岗商、票商、包商、指定商等,各有专卖权,据有一方。如果办私营盐厂,将是虎口夺食。”

    李谕拿出一袋随便买的盐,说:“盐商卖的都是这种粗盐,纯度连50%都不够。如果按照国外标准,喂牲口都不够格。所以洋人才笑话咱们吃盐就是在吃土。”

    范旭东叹了口气:“我知道,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哪这么容易。整个盐界利益错综复杂,有盈千累万的寄生虫,早就过惯了舒服日子。如果咱们制造精盐,肯定会触动他们的利益。”

    李谕说:“所以现在才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国体巨变,万象更新。国会中有大量新生的力量,绝对可以争取到足够支持。”

    范旭东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能拉来高官或者有影响力的人做后盾,倒是有和旧盐商斗一斗的资本。”

    李谕说:“你哥哥是教育次长,还有梁启超的鼎力支持。本人虽不才,也算有点小名气,并且能提请一些资金和渠道上的支持。”

    范旭东早有一肚热火,李谕一点就着:“那就干!”

    李谕说:“至少要争个人民的吃盐自由。”

    范旭东说:“我从日本留学回来时,经过塘沽,那里有大量荒废无人用的白花花盐碱地,寸草不生,没有青山,但海水在强烈的日光下,最适宜晒盐,可谓取之不尽,是绝佳的盐厂生产地。”

    天津向来盐商聚集。

    “看来你其实一直在关注,”李谕说,“等过几年把盐税减免的政策争取过来,盐价降低,就可以继续以盐为原料办其他化工产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