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4节 (第2/3页)
不过北京城并非完全没有近代风格的西洋建筑,眼前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便是典型,它们是北京城里少有的仿西式建筑,并且还是建筑群。 位置在后世的张自忠路,清末民国时期叫做铁狮子胡同。 陆军部大楼于1906年左右修建,相比旁边紧挨着的海军部要更加巍峨一些。 修建这两座大楼用的据说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的余款。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便在陆军部大楼,此后一年多的办公地点也在这儿。 而国会、内阁的办公楼则在旁边的海军部大楼,参议院还有一处办公场所在象来街。两地离着还挺远,一个在北京城东北角,一个在西南角。 总之清陆军部和海军部在一段时期里,是全国的权力中枢所在地。 刚下车,李谕就遇到了蔡元培,与他一同进去找到了张謇。 张謇听完李谕的话,当即表态:“《申报》几年前好不容易被咱们自己国人买下,只可惜买主席子佩不会经营,我看着都心痛。让史量才早点买下来也好!对方要多少钱?” 李谕说:“开价12万元。” 张謇想了想说:“席子佩从洋人手里花了75000元买下,转手就赚这么多,关键到他手里的这几年《申报》反而在下滑。能不能便宜点?” 李谕说:“时过境迁,而且价格不算很高。趁着他决心想卖,不如干脆点赶紧盘过来。” 张謇道:“如此也好,这钱咱们凑凑能拿得出来。” 张謇搞了多年实业,是个有钱的主儿,李谕自然更不差钱,12万元轻轻松松。 购买《申报》动作一定要快,不然如今的主家席子佩很可能会后悔。 席子佩从1906年开始磋商,直到1909年才完全买下《申报》。而卖《申报》则很快,几个月就谈妥。 事后他果然后悔,因为史量才经营得太好,《申报》销量节节攀升,价值水涨船高。 于是席子佩在三年后聘请律师起诉,辩称他卖出的只是报馆产业,“申报”这个商标并没有卖给史量才,所以史量才不能以“申报”为名出版报纸。 他请的律师挺有能耐,抓住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法律漏洞,让史量才吃了个暗亏。史量才最终败诉,只能又拿出24.5万元给席子佩。 然而席子佩得到这笔巨款后仍不甘心,办了个《新申报》想竞争一下,结果一年后就因经营不善停刊,好歹是把钱又都赔了进去。 届时李谕得嘱咐好史量才,合同务必加上包含申报商标权的条款。 蔡元培又对李谕说:“现在教育部需要招募一批人员,疏才兄弟既然不愿进入政坛与我们‘同流合污’,总该帮着给介绍点人,不然我不就成了光杆司令。” 李谕笑道:“应该的。” 蔡元培说:“理科人才你比较熟,让他们在教育部挂个职,薪水不要白不要,然后本身大学讲师或者工程人员的本职不耽误。” 李谕说:“我明白了。” 虞和钦过不了多久就会回国,他不仅热爱化学,同时是个有管理能力的人,很适合在教育部做点事。 鲁迅今年也会受聘于教育部。 民国时期,普通工人工资很低,一个月也就十来个大洋,但鲁迅在教育部每个月工资有二三百元,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离开海军部大楼后,李谕把钱先给了史量才,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专门请个律师拟定合同。 史量才虽然不像李谕这种穿越者一样知道未来会怎样,但看李谕言之凿凿,而且十多万的交易真心是个大买卖,于是同意了。 送别史量才没几天,清华学校终于开校。 李谕身上还有监督一职,必然要去一趟。 李谕照例开上小汽车,出了西直门,然后沿着一条马路向着海淀西北而去。 此时的海淀只是个寻常市镇,蛮荒凉。不过通往清华的这条路由于还通着颐和园、圆明园,基本上每天都有人维护,道路条件还算不错。 从晚清开始,沿途就有好几处步军统领衙门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