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8节 (第2/3页)
名研究员,”卡尔梅特回答,然后指着一位年轻一点的研究员说,“他叫介朗,我们两人专门负责研究结核病疫苗。” 后世的“卡介苗”,就是取自两人名字。 李谕与他们握手道:“幸会!你们做的事情非常重要。现在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卡尔梅特说:“我们的减毒实验非常成功,两年下来,已经传了30多代,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已经大大减弱,即使注射1毫克也不至于让豚鼠致死。而以往只需要0.01毫克就能让豚鼠患上结核病,并在两周之内死亡。” 李谕说:“效果已经这么明显?” 卡尔梅特说:“如果不是结核分枝杆菌的繁衍太慢,恐怕现在疫苗都做出来了。” 介朗对此也很无奈:“我们很少会见到如此不热衷繁衍的细菌。普通细菌最多二三十分钟就会繁衍一代,而结核分枝杆菌竟然长达20小时!” 两人说的就是结核病疫苗研制的难点所在,结核分枝杆菌又“懒”、又难对付。 他们把原始菌株放到含有马铃薯、牛胆汁以及5%甘油的特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每隔三周移种一次。 期间要不断进行动物实验,测试菌株的毒性减弱到了什么程度,丝毫不能马虎也不能间断。 减毒传代一共进行了230多次,足足花费十几个年头,两人才获得了毒性大大减弱、同时又能产生免疫反应,并可用于人体的疫苗。 不过一战的几年间,巴斯德研究所所在的区域被德军占领,德军征用了所有牲畜,包括卡尔梅特做实验用的动物。 迫不得已,卡尔梅特只能使用鸽子继续试验。而鸽子这东西比较敏感,导致德军以为他是间谍,差点被逮捕处死。 李谕随口说:“如果两位将来遇到什么困难,我可以提供帮助。我在中国的上海建立了生物方面的实验室,两位过去访问访问也不错。” 此时的卡尔梅特压根不会想到之后法国被打成那个鬼样子,并没有把李谕的话放在心头,只是礼貌性地回道:“多谢院士。” 李谕特意给他留下联系方式,然后说:“只要电报打过去,我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卡尔梅特仍旧有点莫名其妙,但对方终归是享誉全球的大学者,于是仔细收好了李谕写下的纸条。 卡介苗1924年被正式推出,传入我国的时间已经挺晚,大概是1933年,全面推广则要等到建国之后。 后世的婴儿出生后马上就会打两针疫苗:卡介苗以及乙肝疫苗。 能够荣登“出生第一针”,卡介苗的功效不必多说。 虽然半个世纪后,结核病已经可以治疗,并且能做到痊愈,但疗程挺长,需要联合用药,动辄几个月乃至半年。 而在链霉素问世前,结核病仍旧是绝症,最好的办法只能是预防。 …… 离开研究所,李谕便前往阿歇特出版社结算这段时间的版税。 果然与美国那边差不多,合下来差不多一百万美元,不过此后的几年,欧洲这边的版税就会断崖式下降了。 但阿歇特出版社的掌门人小路易不可能预知未来,也在盛情地向李谕约稿。 李谕透露了自己想再写一本科幻惊悚小说的想法。 小路易很感兴趣:“科幻惊悚?这是我从没想过的题材,一定非常有趣。” 李谕随口问道:“惊悚类作品在欧洲受欢迎吗?” “当然受欢迎!”小路易说,“阁下尽管放心,欧洲人对艺术的品鉴力远比大洋彼岸的美国强无数倍。只要您的作品过硬,在欧洲就不愁卖。爱伦·坡先生的作品就有颇多恐怖元素,多年来一直销售良好。” 爱伦·坡早在1849年就已过世,作品还能有不错的销量,不仅说明他的作品质量好,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