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9节 (第1/2页)
盗画者佩鲁贾两年后来到了意大利,希望把《蒙娜丽莎》真迹卖给当地的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开始以为是闹着玩,看到后直接震惊:这尼玛竟然是真迹! 此后意大利方面便把画归还了卢浮宫。 实话说李谕对美术方面了解不多,尤其是西方画,更是知之甚浅,来趟卢浮宫只能当作再次陶冶下不多的美学细胞。 参观完后,小路易又兴致勃勃地对李谕说:“先生有没有买画的想法?” 李谕问道:“拍卖?” “是的。”小路易回道。 李谕又问:“哪位大师的作品?” 小路易说:“今天有一位年轻有才的著名画家,叫做巴勃罗·毕加索。” “哦!?”李谕确实感兴趣了,“我们去瞧瞧。” 在著名画家里,毕加索应该算成名非常早的,不到三十岁就已名扬整个欧洲画坛。 当天拍卖的画作不少,毕加索拿出的画叫《杂技演员与年轻丑角》,并非毕加索出名的立体主义画作。 这幅画属于“常规一些”普通人能看懂的后印象派,是毕加索23岁时所画。 虽然不如《格林尼卡》之类的名画著名,但好歹也是出自毕加索,1988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3800多万美元的高价,被日本零售业巨头三越百货公司购得。 拍卖在一家饭店举行,此时刚刚开始叫价,起拍价1000法郎。 加价的速度很快,短短五分钟就到了1万法郎。 李谕这时才举手,加了500法郎。 一名德国收藏家似乎势在必得,再次举手。 只剩他与李谕在角逐。 李谕又举手两次,落锤在了12500法郎购得,差不多相当于2500美元。 这个价格对当代画家来说,基本上是最高的了,要知道此时的毕加索只有32岁。 小路易颇为诧异,“起拍价只有1000法郎的画作,阁下竟然敢一路叫到12500法郎!对于该画或者说作者莫非有独到见解?” 李谕只能装作不懂(确实不懂)的样子说:“喜欢而已,买回去当作收藏。” 小路易说:“或许巴勃罗·毕加索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拍到这样的天价。” 12500法郎相当于爱因斯坦两年多的工资,绝对不是小数目。 第五百六十六章 购画 拍卖结束后,毕加索以及他的经纪人卡恩韦勒高兴地与李谕见了面。 “竟然是位东方人。”毕加索说。 他的经纪人卡恩韦勒则恭维道:“您真是一位懂得艺术的大行家!” 李谕说:“我只是个外行。” 卡恩韦勒说:“您谦虚了,艺术欣赏力是与生俱来的。” 小路易给毕加索以及卡恩韦勒介绍道:“在两位眼前的就是当今科学界最璀璨的明星,来自神秘东方的李谕先生。” “原来是您!真是令人诧异!”毕加索说,“还让我想起了年少时做不明白的数学题。” 李谕笑道:“科学与艺术一样都是伟大且无价的。” “我喜欢这句话!”毕加索高兴道,“能不能邀请您共进晚餐?” “当然可以。”李谕说。 毕加索和经纪人心情很好,订了一家高档餐厅。 李谕到达时,毕加索刚好带着自己的新女伴来到餐厅。 毕加索这辈子不知道和多少女人行过云雨之事,——真心无法计数,相对固定的情人都换了好多个,两只手数不过来。 后世关于毕加索生平的传记差不多一半篇幅都在讲他和各个女人之间的情感故事,看起来简直像种马小说。 ——的确感觉非常不可思议,毕加索换情人就像换床单一样随意,二十世纪初的“海王”称号非毕加索莫属。 而如果问这么多女人中哪个是老毕的最爱,眼前这个叫做伊娃的女人恐怕是最大的可能。 而且……伊娃是老毕从朋友那里挖墙脚挖来的。 那位被戴绿帽的朋友好久才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然后在《巴黎生活报》上发表了一幅漫画,画中的毕加索把一条沉重的铁链锁在自己身上,而那位朋友在旁边幸灾乐祸地旁观。 不过此时伊娃已经染上较严重的肺结核,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另外,在和伊娃好的期间,毕加索还忙中抽空与一个俄国贵族的夫人勾搭了一阵子,同时产生了对俄国文化的喜爱。 毕加索对李谕说:“我曾见到过几幅中国画作,那种神秘的毛笔技法令我叹为观止。” 李谕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好的东西人人都觉得好。” 毕加索的经纪人卡恩韦勒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突然说:“院士先生有没有兴趣再购置几幅毕加索先生的画作?” 李谕随口说:“如果对胃口,确实可以多买几幅。” 卡恩韦勒说:“餐后我就带先生去参观。” 他有心借此机会把毕加索的身价抬升上去。 反正毕加索不缺作品,他一生画了数万幅画。 而且不像十全老人乾隆作了几万首诗那样随便到有如白开水,毕加索的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