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60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7节 (第2/2页)

眉头道:“黄探长的担忧有点过了,至少几十年内不用担心。”

    黄金荣听后终于有点宽心。

    他一直罩着粪头生意,上海滩法租界里最大的粪头就是他的人。

    那名粪头还是个女人,与其儿子控制了很多年这项生意。他们拥有400辆粪车,每年交给法租界工部局14000元,获得收粪的许可,然后雇用大量工人去收粪,继而倒卖,每个月有上万元纯收益。

    这么大的利润,黄金荣自然要放在心上。

    黄金荣抱拳佩服道:“不愧是李大学士,连造大粪都懂。”

    李谕哭笑不得:“都说了,叫化肥,化学肥料。”

    李谕再次加重了“化学”两字。

    黄金荣可不管那些“细节”,大大咧咧地说:“就算以后能人造大粪了,上海滩最大的人造大粪头头,也会是我的人!”

    李谕突然想起以前看《上海滩》,刚来上海滩的丁力好像干的就是收粪的活儿,他那时候的梦想是:“全上海的粪都归我们倒!”

    ……

    告别荣家兄弟后,李谕当天又去了上海中学,有一位新招入的学生格外让他注意:周培源。

    周培源此后是一流物理学家,清华教授。

    不得不说,学物理的很多人年轻时候都挺帅,典型当然是我们的量子力学老祖师普朗克。

    周培源现在也是个帅气小伙,而且是个天分极高的人。

    李谕想着以后要是进行智商测试,中国这边完全可以选他出来,绝对能力压群雄。

    然后李谕去了大同大学,在这要连开好多天讲座。

    期间大同大学组织了一场与圣约翰大学的足球友谊赛,李谕玩心大起,报名参加。

    圣约翰大学一看,也让一名老师下场。

    没想到这位老师是个硬茬,让大同大学吃了败仗。

    比赛结束后,这位老师主动找李谕问好:“院士先生的球踢得不错。”

    李谕说:“您踢得更好。”

    对方说:“毕竟我是体育老师,您是物理教授,我天天练习。”

    李谕问道:“请教尊姓大名?”

    “马约翰。”对方回道。

    马约翰是近代体育史上的一面旗帜。

    李谕立马挖墙脚:“马先生考不考虑去清华发展?”

    “清华学校?”马约翰说。

    李谕说:“京津其他大学的学生都说清华学生沉闷,校方一直想让学生们活泼一点,发展点体育爱好当然是第一选择。”

    马约翰说:“在下听过清华,是一所留美预科学校,而且似乎已经实行了强迫运动。”

    “既然你都说是强迫了,肯定谈不上爱好,不过也说明校方的重视,所以马先生去了绝对能继续施展拳脚。”李谕说。

    “我会仔细考虑。”马约翰道。

    李谕笑道:“期待你将清华变成五道口体校。”

    马约翰此后在清华当了半个世纪的体育老师,而且他终生坚持锻炼,八十岁时仍然鹤发童颜,能够工作,号称中国最健康的人。

    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发现

    经过几年建设,大同大学已经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设施,与欧美第一流大学比也不遑多让,毕竟李谕花了大把钱进去。

    这天李谕开完讲座,意外发现两个人从国外回来了:秉志与吴君。

    吴君是李谕当初亲自挑选出来的。

    他们两个研究的都是生物学,刚刚在美国大学获得了生物学学士学位。

    李谕相当诧异:“不是说让你们在国外读到博士吗?”

    秉志说:“现在世界这么不太平,我们听说日本人又在青岛打了起来,和十年前旅顺的事情一模一样,实在心绪不宁,回来看看能不能效劳。”

    李谕说:“我强调了很多次,你们有自己要做的事。”

    “先生,”吴君说,“如今就连剑桥大学、巴黎大学的学生都去参军了,我们怎么可以坐视不管?”

    李谕感觉头大不已,虽然英法德几国一战时期损失了不少大学生,很多科研人员白白死在前线,但他们终归已经强了那么久,有积累,能挥霍得起。

    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一点点留学生,哪能这么玩?

    李谕语气严厉起来:“你们觉得中国现在缺士兵还是缺大学生?”

    “当然是大学生,”秉志说,“不过这不代表不能报效国家。”

    “你想怎么报效?”李谕说,“总统府恪守中立,你们能怎么办?”

    秉志一时语塞:“我……”

    李谕不给他狡辩的机会:“是不是觉得科研这条路太难了,怕了?想做个只需要听命令的大头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