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2节 (第1/2页)
都是花在刀刃上! 谈成买卖,张彬舫立马让饭店上酒传菜。 李谕对他们说:“以后但凡有珍品出手,不要忘了在下。” 两人举杯道:“一定一定。” …… 次日,李谕又被农工商部总长张謇叫了过去。 张謇把他先带到一间屋子,神秘道:“给你看个有意思的东西。” 打开门后,李谕一眼就认了出来:“中文打字机?” 张謇说:“造出这款打字机的是一位留美学生,叫做祁暄,听说费了不少心血。” 李谕端详了一下,这台打字机体积十分庞大,占了大半张桌子。 想cao作它不是易事,原理是简单粗暴的将汉字一个一个打出来。打字员若想打字,要在铅字盘上用一个小钳把铅字钳起,再按一键时,小钳才会举起铅字,隔着色带印在纸上。 它还是没有避免那个基本的问题——单单常用的汉字就有几千个,铅字盘要摞好几层。打字员若想打得快,必须花精力记住几千个汉字的位置,显然不可能。 但眼前的打字机终归算是第一台严格意义上的中文打字机,即便使用价值不大,鼓励肯定要鼓励。 张謇请李谕来,就是让他做个评价。 李谕说:“非常有创意,值得嘉奖。” 有李谕这种大行家的话,张謇随即说:“我不懂机械上的事,既然疏才如此说,我就给他发个奖章,并给予五年专利。” 李谕点头说:“应该这么做,鼓励科技创新百利无一害。” 张謇把李谕带回自己办公室,接着问道:“疏才是不是见过前清醇王了?” 李谕说:“没错。” “他是不是还向你请教了天文学?”张謇又问。 “您怎么知道?”李谕诧异道。 张謇拿给李谕一份《顺天时报》:“他八成是想知道天象到底怎么回事。” “天象?”李谕不解。 张謇说:“你看看报纸就明白了。” 李谕端起报纸,上面记载了一件很扯的事情:京城的一位天文学家呈文给袁世凯,说他夜观天象,发现一颗大星高照,呈帝王之相。经勘测研究,大星高照之地正是河南项城。现在帝星正向北移,不久将达北京上空,照临袁大总统的皇帝宝座…… 行文无凭无据,根本没有说是什么星,更没有说为什么会北移,就和他能控制恒星移动一般。 “一派胡言!”李谕断言道。 张謇叹道:“这种无名小报的新闻,基本都是假的,却能送到总统府中。” 李谕大体可以猜到是大公子袁克定所为,典型的坑爹行为。 这份《顺天时报》是袁克定暗地里找人刻的假版,只给袁世凯看。当然除了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袁克定还在报中不断透露日本人赞成称帝的假消息。 李谕说:“难怪醇王载沣一定要学万有引力定律,让我教他如何用微积分推导向心力的存在,他是想明白天体到底遵循什么科学原理。” 张謇指着报纸说:“这还不是最离奇的,那些袁家家仆也加入了这场为帝王氛围增光添彩的活动中。袁府一个茶童有次给总统送茶,当时总统正在午觉。茶童一不留神将手中的上等碧玉杯打碎,这只杯子是当年朝鲜国王送给总统的。总统惊醒后,茶童竟然说,刚才他看见睡在床上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全身闪闪发光的大金龙。” 李谕愕然:“还用怀疑吗,这就是说谎,为了逃避责罚。” 张謇无奈地笑了笑,“大总统信不信我不知道,但那个茶童肯定没有受罚。” 袁世凯就算对称帝仍有所犹豫,被身边人马不停蹄地忽悠,也很难不迷糊。 李谕说:“这些事情离科学已经越来越远。” “科学……别提了!”张謇说,“全天下现在都知道要走科学之路,但刚当选大总统后,他就找了两个风水大师,去堪舆项城祖坟。虽然世家大族免不了请风水先生,但身为总统,应该收敛一些,做个表率才对。” 李谕问:“风水先生怎么说?” 张謇说: “那个风水先生看了项城袁家祖坟后,说有‘九五之象’。 “总统问他,‘九五之象’有多少年? “风水先生拿不准,胡乱说了个‘八二之数’。我想可能是参照了八卦与阴阳二气现编的。 “总统又问他,是八百二十年还是八十二年。 “风水先生故弄玄虚,只强调天机不可泄露。 “总统于是自信地说,就算八十二年,已历三代,也满足了。” 作为穿越者,李谕很清楚他其实只当了83天皇帝。 李谕说:“关心则乱,在心理上,已经开始自我麻醉。” 张謇说:“坦率讲,作为农商部总长,总统的能力我看在心里,这两年财政有了不小增长,各地的教育事业同样进步很快。” 李谕也承认:“治国方面总统做得的确不错。季直兄出力也颇多。” “我只不过做点分内事情,”张謇说,“但让总统最为头痛的是,各省如今各自为政,截留税款,所以总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