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6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0节 (第2/3页)

宁的方案或许才是一个理性的人会作出的选择。

    结果则是新生的苏联运气不错,美国参战以及更加恐怖的西班牙大流感让德国被迫投降。

    仅仅两天后,苏俄就单方面宣布废除《布列斯特条约》,同时派兵收复了大部分割地,赔款更是不了了之。

    至此,条约内容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知道结果的李谕一点都不慌:“新生俄国代表了世界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虽然停战招致了协约国的极大不满,不过以后的世界可能会因此更有意思。”

    “但愿吧。”梁启超说。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来的是张君劢,他抱拳道:“抱歉,打扰任公了。”

    梁启超知道一战爆发时张君劢就在欧洲,正好和他聊一聊,“士林(张君劢字)进来坐。”

    张君劢身后还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

    坐下后,张君劢却不想聊欧洲的事情,指着那个青年说:“任公,这是在下的外甥,叫做徐志摩,一定要让我带他来见您。”

    “为什么要见我?”梁启超看了一眼这个清秀的大学生。

    “志摩想拜您为师,”张君劢说,立刻多补充几句,“志摩在北大念书,是位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而且有志于求学,人更是极为聪慧。”

    梁启超是大忙人,不是很想收徒,于是问道:“孩子,你觉得我一定会收下你吗?”

    徐志摩听出梁启超话中婉拒的意思,说道:“梁先生,我觉得您应该收我为徒!”

    梁启超问:“那你说说,为什么我应该收下你?”

    徐志摩说:“早晨的天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太阳不仅自己发光,还照亮了身边的云朵,让云朵成为彩霞,所以天空才特别美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您对我应该也是这样,您收我为徒,用您的才华来教导我,我也就能和您一起让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所以您这个胸怀天下的人怎么会拒绝让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呢?”

    梁启超听了哈哈大笑:“这么说,我要是不收你,就是让这个世界黯淡无光,罪过不小喽。好吧,正好疏才也在,你做个见证,今天我就收徐志摩为徒。”

    徐志摩大喜,立马跪下磕了三个头。

    张君劢则拿出早已备好的拜师礼,恭敬奉上。

    李谕感觉挺有趣:此时13岁的林徽因和14岁的陆小曼都在北京读书,而且距离一点都不远。

    第六百三十章 航线

    回到家后没几天,段祺瑞又派另一名心腹靳云鹏专门找上李谕。

    靳云鹏是段祺瑞“四大金刚”之一,有点斜眼,见到李谕后拱手道:“院士先生,久仰久仰!”

    李谕随口回道:“靳将军好。”

    靳云鹏开门见山说:“总理让我专门过来与院士先生商量商量飞机航线的事情。”

    “段总理的消息很灵通嘛。”李谕说。

    靳云鹏说:“几天前,段总理见了美国公使芮恩施,提到您想联合美商成立一家航空公司。您说巧不巧,我们正好也建立了筹办航空事宜处,想着如何推进航空事务。”

    李谕确实想联合老美成立这家民营航空公司,仍旧属于无可奈何。民国官场太不稳定,总理总统啥的没几个能坚持一年,地方军阀势力又错综复杂,胃口大还办不了事;等到北伐胜利后,民间资本在四大官僚资本面前更是如同待宰羔羊。

    官场深如海,最好和他们不要有太多接触,后来刘鸿生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偌大产业差点被宋子文设计吞掉。

    既然不想和官场打交道,就只能选择洋人,以避免未来的覆辙。

    李谕说:“原来如此,芮公使或许是从花旗银行获悉,我们正在准备阶段。”

    “既然大家都在准备,提前相互通个气,以后能省很多麻烦,您说是不是。”靳云鹏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