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2节 (第3/3页)
,继而北伐,可惜孙先生自己都被挤走了。 无处施展抱负,老蒋只能也来到上海。 运输大队长后期的战争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各种微cao匪夷所思又莫名其妙;但他这时面对一众旧军阀还是高明了太多,基本没有哪个军阀能被他看在眼里,此后的北伐更是摧枯拉朽,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 张静江说:“我在上海加入了一家证券交易所,中正随着我一起做点交易的工作。院士先生是罕有的金融奇才,能在美国股市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所以来请您指导指导。” 金融奇才这名头太抬举李谕了,完全是穿越者开挂的眼光罢了。 李谕说:“我不搞投机cao作,而是以实体企业在美股上市。” “我们明白,”老蒋说,“但现在投机就可以赚大钱,不赚白不赚!以前美国人的股市不也这样?” 张静江拉了把老蒋,然后对李谕说:“股票交易所是孙先生委托我们成立的,为了筹集革命资金,并不只是为了投机。” 李谕问:“股票交易所的大股东是谁?” “日本人,”张静江说,“但理事长是虞洽卿先生,应当很有保障。” “果然,”李谕说,然后又问,“你们准备怎么cao作?” 老蒋说:“静江兄在交易所里尝试得到一些秘密线报;我与陈果夫则成立一家投资公司,买即将上涨的股票。” 李谕有些哭笑不得,老蒋同志想得有点过于简单了,这不纯纯的股市韭菜嘛…… “你们见过美国或者英国的股市交易吗?”李谕问。 张静江说:“我知道巴黎的,他们……” 蒋校长打断张静江:“都说了,咱们和他们不一样,那个时代还早了去!现在就是要靠投机赚钱!” 李谕耸耸肩:“坦诚讲,我虽然涉足金融,但仅仅是与几家银行有往来,并不直接参与股票市场的交易。而且按照股票的规则,这是明显的违规行为。” 张静江说:“原来是这样,先生莫怪,现在我们的交易所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或法律。” 李谕叮嘱说:“正因如此,股市更加有风险,入行需谨慎!金融是所有交易中坑最多的,吃人不吐骨头那种。” 蒋校长并不在乎:“能拿到银子就行,小小股市有什么难的?何况只是个初期股市,我们更有内部人士。” 他铁了心要入市。 至于老蒋的投资水平,真的不敢恭维,他先后三次入市,每次都输得底朝天,倒贴进去大把钱。 第三次更是亏了恐怖的近百万元,债主天天追着他屁股跑,要不是托关系拜入黄金荣名下,老蒋可就惨了。 李谕说:“有内部人士也不见得能赚钱,因为每个人的情报有限,而市场一直变幻莫测,连最强大的数学工具都无法预测。市场有张无形大手,控制着一切,单纯的投机就像赌博。” “无形的大手?”老蒋问,“这是什么?” 李谕说:“源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具体我很难解释,你可以买本读一下,是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有中文版?”老蒋问。 李谕说:“好像严复先生翻译了一部分,叫做《原富》。” “有时间我会读一下,多谢提醒。”老蒋说。 估计老蒋只是说说,不可能去读。 张静江最后问道:“院士先生真的一点都不准备进行股票交易?” 李谕说:“我对大a有心理上的恐惧,绝不做股票交易。” “大a是什么?”张静江问。 李谕随便搪塞道:“对证券交易所的简称。” 见李谕不肯踏足股票交易,张静江和老蒋只能告辞而去。但他们的心情不至于很差,因为李谕不仅是科学方面的领军人,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样令人咋舌,不愿意搞暗箱交易,对其他人来说反而是好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