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7节 (第3/3页)
的工作后,物质的本质已经越来越明了。原子也不再是盲人们玩耍的弹珠,现在的理论表明,原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体,有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表现许多功能和特性,诸如能量特性、放射性、波的特征及其他的种种。这些特性与任何以“精神”为名义的事物一样神秘莫测。” 李谕有些好奇他的想法,于是说:“进化论与神秘没有直接关联,应该说未知才对。” 密立根说:“通过对放射性的多年研究,我们早就知道,较轻的元素可以转化成较重的元素,这就是一种进化,即元素进化理论。” 记者接下来问题更加尖锐:“密立根教授,您认为进化论中包含上帝吗?”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问法,想要同时肯定上帝与进化论。 密立根说:“元素进化理论是一个由科学提供的关于上帝的崇高概念,也与宗教的最高理想高度一致。在极其漫长而久远的年代中,地球作为人类的摇篮不断发展变化。上帝长期赋予由元素组成的物质以生命,并在人类的内部培养精神本质和类似上帝的力量。上帝正是通过这一切展现着自己,这个概念代表的正是上帝。” “上帝长期赋予由元素组成的物质以生命,”记者重复了一遍,“我想这就是您的自然神学观点。” 密立根并没有否认:“科学实践与基督教信仰交相呼应,由宗教精神支配的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也是人类的希望。” 对于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而言,密立根的观点相当罕见。 他的名头响亮,李谕还挺担心这种观点传回国内的。民国时期对西方相当崇拜,是那种从科学到宗教、从语言文化到衣食住行每个细节全方位地崇拜。 中国毕竟是人口最多的国度,就算西方传教士几百年的传教工作极其失败,还是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民国刚成立的这几年,中国每年售出差不多四百万册《圣经》,接近十九世纪初全球范围的流通数量。 所以密立根的说法或许会成为不少一知半解之人的武器。 —— 采访结束后,李谕又给中国留学生们开了场讲座,然后便登上了赴欧的游轮。 第一站先停留伦敦,李谕前往剑桥大学会见卢瑟福。 刚踏上伦敦的土地,李谕就感受到了一战还未散去的阴霾。伦敦不久前才刚刚恢复了路灯照明以及面包点心烘焙——此前担心光亮会成为德国飞艇的轰炸目标。 伦敦作为所谓世界第一强国日不落帝国的首都,目前仍然需要进行食物定量供应。 剑桥大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战争期间,剑桥有2162人阵亡,伤者几近3000,占从军者的三分之一,这些人基本都是精英阶层。 在四年中总计约有八万伤兵由列车送到剑桥进行医治,所以这里的空气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剑桥恢复到战前规模可能还需好几个月的时间。 “欢迎来到废土乐园。”卢瑟福见到李谕后开玩笑道。 李谕则祝贺说:“恭喜卢瑟福教授升为第四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卢瑟福说:“接到这个任命我很吃惊,因为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向来是一个终身职位。汤姆逊教授被聘为三一学院院长以及皇家学会会长后,无法兼顾这么多工作,才不得不辞职,否则我肯定没有机会。” 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是全英国最重要的物理学教授职位,代表英国物理学界最崇高的地位,汤姆逊选择卢瑟福没有毛病。 麦克斯韦创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他生前还没有诺贝尔奖。 第二任主任瑞利在1904年获得了诺奖; 第三任主任汤姆逊在1906年获得诺奖; 第四任主任卢瑟福则是在1908年获得诺奖,只不过是有些意外的化学奖。 他们的获奖年限正好都相隔两年,而且一个比一个获奖时年轻。 总之,“诺奖幼儿园”园长正式挂帅上任。 李谕问道:“四年下来,实验室的工作应该几乎停滞,研究人员都回来了吗?” 卢瑟福一下子又想到伤心往事:“莫斯莱回不来了,不然我们应该可以一起继续原子物理学的研究。” “确实太遗憾了。”李谕惋惜道。 卢瑟福说:“好在查德威克在德国战俘营待了几年,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剑桥,只不过明显瘦了很多。” “德国的战时物资供应比英国差那么多,饿瘦点很正常,人没事就好。”李谕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