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0章 (第1/2页)
赵惇表示:能和她生一个就不错了,还是被她强迫的,那天晚上我哭了一夜。 赵扩是皇后所生,又是独子。所以立为太子,本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却受到了太上皇赵昚的阻挠。 因为赵昚觉得赵扩天性懦弱,不适宜继承皇位。而相比之下,自已二儿子赵恺的儿子赵抦生性聪慧,深得赵昚喜爱。 这时,李凤娘就站了出来表示:啥?你个退休老干部就好好养老,别出来瞎折腾。哇啊啊啊~~~ 李凤娘生性妒悍,又有着强烈的权力欲。不让自已儿子当太子?根本不可能! 一方面,李凤娘独霸后宫,不允许任何女人与她争宠,赵惇对此只有忍气吞声,欲哭无泪。 另一方面,李凤娘视赵昚夫妇为她皇后地位的最大威胁,想方设法离间赵昚、赵惇父子。 软弱没主见的赵惇,被吓得不轻。也觉得老爹随时都可能夺回自已皇位,或者是把皇位给二哥赵恺。于是更加不敢去见赵昚了。 众人听得好笑,怕老婆怕到这种地步,也是没谁了。 李渊:“妻管严在我看来是一件美谈,是出于疼爱老婆之心。但你这根本就...不可理喻!” 李治:“比如像我这样就挺好。” 李渊:“你给我闭嘴,你也好不到哪去。” 李治:“呃...” 武则天一笑:“我可没李凤娘那么霸道。” 杨坚:“你还不霸道,把人家大唐皇位都夺了。” 武则天:“......” 刘恒:“你接着说。” “是..” 赵惇不仅性格软弱,身体也弱。还有轻微的精神病,病情时好时坏,无法正常处理朝政,这恰恰正中李凤娘下怀。 从绍熙三年开始,政事多决于后,大权旁落李凤娘之手。 然而,李凤娘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决朝廷大政,权力对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为娘家大捞好处。 李凤娘封娘家三代为王,几个侄子官拜节度使,一次归谒家庙就推恩亲属26人,172人授为使臣,下至李家门客,都奏补得官。 皇后外戚恩荫之滥,是南宋建立以来所没有的。 李氏家庙也明目张胆地僭越规制,守护的卫兵居然比太庙还多。李后一门获得的显赫权势、巨额财富,无疑都是其患病的丈夫赵惇所赐。 随着赵惇病情的恶化,政局也开始动荡不安,群臣再也无法容忍这个无能的皇帝。 公元1194年,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立嘉王赵扩登基。 赵惇在位五年便十分懵逼的当了太上皇,而且他自已都还不知道。 当他知道时,很生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