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2章 (第1/2页)
铁穆耳:“哦哦哦,好的。” 此时就见天空上写: 元朝第三任皇帝: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公元1281年——1311年) 旁白哥: 孛儿只斤·海山,忽必烈的曾孙,铁穆耳的侄子。 铁穆耳膝下无子,所以他死后,元朝内部又因为皇位继承人,引起了一场内耗。 ... 第374章 好兄弟 先是: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政变除掉了铁穆耳的皇后,和皇后想立的阿难达(忽必烈孙子)。 而此时,海山已经从漠北发兵南下,与皇宫里面的老弟,大眼瞪小眼,按兵不动。 皇宫里面的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关系好的大臣,都劝他立刻登基,不要管海山。 包括两兄弟的母亲答已,对,是答已,不是妲已。 答已觉得爱育黎拔力八达比海山孝顺,所以他登基后自已便于cao控。所以假借阴阳师之论,说算出一卦:海山命短,爱育黎拔力八达命长,劝海山主动放弃皇位之争。 此卦送到海山手里后,海山差点骂娘。 海山表示:都是一个娘生的,母后你也太偏心了吧,哪有咒自已儿子命短的。 海山不听劝,还是选择大军逼近。 爱育黎拔力八达其实和哥哥的关系挺好,一见自已哥哥如此想要皇位,便主动放弃了。 海山见状也很开心,大家都是兄弟,相煎何太急呢。 海山于是顺利登基皇位,而且还封了自已弟弟为皇太弟,也就是储君。就算自已有儿子,以后自已死了,皇位也给弟弟。 这俩兄弟的感情,杠杠的! 海山也确实是一位有作为的好皇帝,登基后,他标榜“溥从宽大”,在中书省外另立尚书省,兴建元中都,推行理财政策。 发行“至大银钞”和“至大通宝”,强化海运,增课赋税。 文化上,在崇信藏传佛教的同时延续宗教自由政策,以及推行儒学,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然而,海山的母亲答已却是一语成谶,海山真的命短。 公元1311年,在位不满四年,年仅三十岁的海山驾崩。 ... 听罢之后,铁穆耳先是一声长叹,接着又露出笑容。 “可惜死得早,不然大元在你的治理下会变得更加强盛。” 海山:“先帝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所以下一个皇帝是你弟弟。” “嗯,是他。” 铁穆耳点头,随即看向了刘恒等人。 却见刘恒等人愣在了原地。 铁穆耳:“你们怎么了,他已经说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