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找我有什么事儿?  (第2/2页)
    她又回身走了几步,提着裙摆上了台阶,书房的门是开着的,可他又没说让自己进,踌躇过后,她依然等在了廊下。    景行把手里的账簿一一摆在书案上,“这是今年南边庄子上的收成,节礼的往来礼单,还有几家下的帖子”。    他随手展开账簿翻了翻。    “今年年成不好,六月份连下了几场大雨,正赶上水稻收割,不少都烂在了田里”    他点了点头,将账簿一合,又拿过几张名帖翻看,似是不经意地,眼睛瞟向了门外。    “这些名帖,有家里老人过整寿的,还有小孩吃满月酒的”    他把帖子往书案上一抛,“都替我推了”。    “都推了?”    他斜倚着凭几,胳膊肘撑着扶手,手指掐着太阳xue,点了点头,“回些礼就是了”,说着话,他的眼睛又冷冷地瞟向了门口。    “过几日就是冬节了,要送给各家的节礼也都预备好了,还请公子过过目”    “你看着办就行了”,他的话里已然带了些不耐烦。    景行察觉出中常侍的心不在焉,眼睛也跟着瞧过去,门口的石砖地上,投着一个浅浅淡淡的影子。    将近冬节,外头冷得厉害。    景行轻叹口气,将书案上的名帖一张张拾起来,迭成一摞,搁在他的手边,又起身,走到了门口。    “夫人,外头冷,还是到书房里等着罢”    她摘了风帽,解了狐裘,递给沉香,慢慢吞吞进了书房。    景行又跟他说了几句话,便告退出去,带上了房门。    书房里安静极了,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    他拿起手边的名帖,翻来覆去地看,佯装专心,她指尖捻着那几片已被掐得满是指甲印的竹叶,站在门口,并不往里头走。    两相沉默,谁都不肯开口说第一句话。    最后,他叹了口气,把名帖往书案上一扔,也不装了,淡淡扫了她一眼,直截了当地问:“找我有什么事儿?”    “我想问琇莹去哪儿了”,她讷讷地说。    “送到下头庄子上去了”,他言简意赅回答。    “那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的主意,琇莹也是蒙在鼓里的,她什么都不知道”,她抬起头,鼓起勇气看向他,说道。    他靠着凭几,闭眼听着,似乎很是疲惫,过了没多会儿,突地嗤笑一声,“我说与她有关了么?”    问完,他站起身,走到熏笼旁,拿起火钳子,勾了勾熏笼里的木炭,把火调旺,又看着翻上来的火苗,沉声说道:“是她自己要到庄子上去的,她比你聪明,懂得如何明哲保身”。    “那…琇莹还好么?”    他轻咳了两声,说:“还好,幸而你手下留情,没把一整包曼陀罗花粉都给她下到茶里,再加上发现的足够及时,催吐之后,人睡了两天就醒了”。    她点了点头,转身要走。    “你对旁人倒是关心”,他伸手烤着火,小声抱怨了一句。    “我跟她又无仇无怨的”,说话时,她并未回头。    “那你对我是有仇还是有怨?”他抬眸乜了她一眼。    有人敲门。    “进来”,他敛起戾气,淡声吩咐。    是景行端着药碗走了进来。    “公子,药熬好了,您还是先喝药罢”    “搁着罢”,他随口说道。    “这药得趁热喝”    景行进门前,瞄了一眼房里的情形,这会儿又把眼神投向她,兀自把漆盘端到她的面前,慈眉善目,微微笑着说道:“正巧夫人在,不如就劳烦夫人服侍公子喝了这碗药罢”。    “公子打云陵回来,染了风寒,连着烧了两天才退烧,这不,还是咳嗽得厉害,大夫嘱咐这药得一天三回准时服用,如若不然,容易落下病根”    他在熏笼旁站着,冷眼旁观,并不出言阻止。    这是个台阶,就看她肯不肯下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