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 (第1/2页)
帝国发布的《虚拟人格暂定条例》中对虚拟人格意愿回归社会这一点做出了非常严苛而又详细的规定,强调的核心在于虚拟人格也拥有人权,任务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预他们对于是否来到现实世界的意愿。 这也是虚拟人格管理之中最为重要“现实意愿”。 但很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便于管理虚拟人格,会在背地里和虚拟人格签订协议,虽然这些文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虚拟人格并不知道现实世界的情况,并且很多虚拟人格迫于公司的威胁,不能反抗。 所以这样法律明令禁止的世界,竟然在《九诸》里发生。九诸不光背着法律与这些虚拟人格签订了协议,还一再地误导玩家,甚至为了游戏的可玩性,很多npc都开发出了虚拟人格,但却并没有进行备案。 此事一曝光,立刻引发了全世界对于虚拟人格的再一次大讨论。 虽然如今虚拟人格的待遇已经等同于机器人,但是偏见永远没有消失,甚至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所赋予他们的一些存在的必要性,成为了他们某一天被抹去的理由。 这次虚拟人格大讨论的方向是从虚拟人格到电子人的转变。过去所有虚拟世界里所产生的独立的类人类都被称之为虚拟人格,因为他只是拥有一段和人类的相似的人格设定,他没有实体,只是一团捉摸不定的虚体。 即使是机器人,他也拥有了人类全部的特征,而不像虚拟人格,只不过是人类的一部分而已,并不能真正称之为人。而他融入社会,也只能以机器人的身份融入。 再加上,虚拟世界里虚拟人格的繁多,一旦所有的虚拟人格都要进入社会,即使是将一些环境恶劣的星球也无法完全接纳那么多的虚拟人格融入社会。所以某种程度上,这种没有办法的对于虚拟人格的漠视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即使,法律已经足够公平到尊重他们的意愿。 但是他们存在的方式,便是那么一团程序,所以一旦这段程序被删除,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还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甚至在所谓的审查团到来之前,将虚拟人格格式化后,再也没有人会知道,他从来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便能称之为人了。 于是,人们开始更愿意称虚拟人格为电子人,也要求相应的文件一律该称为电子人。在称呼上彻底给予他们公平的地位。 这次大讨论还一一探讨了电子人的融入社会问题。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在于很多电子人被创造之初,本就生活在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设定之中,所赋予的人格完全不适合融入现实世界。 所以他们要求成立电子人人格调整协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