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节 (第1/2页)
“没错。” “姑姑的儿子,叫哥哥。” 宁安公主和皇贵妃都不笑了,很认真的对朱翊钧说道:“你是王世子,他的父亲只是驸马。你不必叫他哥哥,他该称你殿下才是。” 朱翊钧想了想,过去拉起李承恩的手,软糯糯的叫了声:“哥哥。” 李承恩也回握住他的手:“弟弟。” “哥哥。” “弟弟。” “……” 这两个小家伙一见如故,相亲相爱的样子实在可爱。旁边的皇贵妃和宁安公主十分欢喜。过年就是应该阖家团圆,他们之间也确实是表兄弟。 李承恩牵着朱翊钧:“哥哥带你吃果果。” “吃桔子”听到吃果果,小家伙眼睛都亮了:“我有桔子。” 他还知道这个时节要吃桔子,南方运来的贡桔。 他俩同时转身,一个向东,一个往西。 朱翊钧说:“玉熙宫往这边走。” 李承恩却说:“万春在那边。” 朱翊钧问:“万春宫是哪里?” “是我外婆的寝宫。” 他口中的外婆,就是指皇贵妃。 朱翊钧欣然接受,转身跟在他身后:“走吧。” 冯保一看,他竟然这么容易就跟人走了,忍不住在后面轻声唤道:“殿下。” 朱翊钧转过头来看着他:“大伴,我想和哥哥玩一会儿。” 冯保提醒他:“殿下,宴会下午申时开始。” 皇贵妃明白他的意思,现在已经临近中午。他们这些大人尚且需要花几个时辰梳妆打扮,换上繁复的礼服。 小孩子不扛饿,回去之后要用些餐食,休息一会儿,下午准备参加家宴。 于是,她慈爱的看向两个小家伙:“别急,下午和晚上你们还会再见,到时候,宫中还有许多好看的、好玩的。那时候你们再一起玩罢。” 皇贵妃不仅端庄秀美、说话处事更是通情达理,对下人也十分宽厚。难怪嘉靖帝后宫佳丽七十多人,一是受宠,风光无限的大有人在,但那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皇贵妃沈氏,虽不曾宠冠后宫,却从进宫开始一直是皇上心中偏爱的那个。 “嗯。”朱翊钧一向是个听劝的孩子,和他讲道理很容易讲通。 小家伙松开李承恩的手:“哥哥,晚上我们再一起玩。” 宁安公主又摸了摸他的头:“咱们一会儿再见。” “好。” 冯保弯腰拾起刚折的红梅,朱翊钧快走几步,冯保以为他又要跑了,哪知道小家伙弯腰捡了个东西,就是刚才李承恩给他的竹蜻蜓。 往回走的时候,他玩了一路。模仿李承恩的样子,双手夹着竹柄搓动、松手……竹蜻蜓落在了地上。 他反复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有点摸不着头脑,自言自语的嘟啷:“这是怎么玩的呢?” 冯保跟在他身后,生怕他摔了:“小主子,留意脚下,回去再示范给你看。” 回到寝殿,大家一系列除夕?岁活动也结束了。殿内殿外打扫得窗明几净,四处都是一片喜庆热闹的氛围。 太监们都换上了葫芦景补服,见了面,相互道一句“恭贺新春”“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冯保带着朱翊钧回到寝殿,吩咐王安取来剪刀和红绳,又让陈炬来帮忙。 他把一大捧红梅放在桌上,没有选那些开得正盛的,而是优先挑选花苞多的。再修剪一番,去掉细小分支,使每一枝长度一致,再用红绳绑起来。 这个过程中,王安在一旁陪着朱翊钧玩耍。平时都是冯保和陈炬教小主子背诗,今儿他也教了一首。 朱翊钧注意力在竹蜻蜓上,却一点也不耽误他只听一遍,就能将全诗准确的背诵下来。 冯保听见了,回过头来问他:“小主子知道‘总把新桃换旧符’指的是什么吗?” 朱翊钧这才抬起头来,看向殿门:“是锦衣卫!” “……” 陈炬取了只稍大一些的花瓶进来:“锦衣卫听了生气。” 朱翊钧抬起头,咧开嘴嘿嘿的笑:“我知道,是桃符。” 陈炬又问他:“小主子可还记得左边的叫什么?” “神荼,右边叫郁垒,合起来叫门神。” 王安平日在内书堂读书,陈炬时常考察他的功课。他背不下来的文章,朱翊钧听上几遍,背得比他还流利。时常让他感慨不已:“主子就是主子,太厉害了。” “好了!”冯保转过身来,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朱翊钧,“小主子瞧瞧,还满意吗?” 朱翊钧只看了一眼,就被吸引了注意:“哇~~” “真好看呀!!!” 经过修剪后的红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