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_第10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节 (第2/3页)



    徐阶一番话之后,嘉靖的态度变了,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朱翊钧看看徐阶,又回过头来看向嘉靖。他坐在这里,片刻工夫,就见证了一个四品京官从惹怒龙颜到罢官免职再到虚惊一场的全过程。

    皇帝可以因为一两个字,就轻而易举的罢免一名大臣。生杀予夺,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而大臣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快速做出应对,化解了一场危机。

    原来这就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博弈。

    会试之后一个月,也就是三月十五日,考中的贡士将在皇极殿参加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或廷对,顾名思义,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由他亲自主持策问,为考生赐策也是一大祖制。

    今年嘉靖身体不适,决定“不御殿”,传谕旨到内阁:命礼部官给散制题。

    朱翊钧却抬起头来看着他:“皇爷爷,我能去看看吗?”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选中徐文长教兵法呢,因为徐老师既有实战经验,又有教学经历,连教材(纪效新书)我也不是瞎说的,李成梁(江湖人称清太祖)可以作证。

    第64章 嘉靖问他:“你去……

    嘉靖问他:“你去做什么?”

    朱翊钧回道:“不做什么,我就想去看看。”

    嘉靖问他:“你知道什么是殿试吗?”

    “知道呀!就是考过会试之后,又在大殿里再考一次,给他们排顺序。”

    嘉靖又问:“那你知道科举的目的是什么?”

    朱翊钧想了想,说:“当官。”

    人家考生还知道说一句经世济民,报效国家,他倒是直白,一语道破本质。

    嘉靖却说道:“对天下士子而言,科举的目的是入朝为官。对朝廷来说,是什么?”

    朱翊钧小小年纪思维敏捷,反应很快,语调轻松的回答道:“是为了选他们来当官呀。”

    嘉靖淡笑不语,看着小孙儿那双明亮澄澈的大眼睛,挥了挥手,对静立一旁的李春芳说道:“也罢,他既然想看看,你且带他去罢。”

    嘉靖不御殿,钦点礼部制题,李春芳担任礼部尚书,这件事自然由他主要负责。

    他看一眼朱翊钧,这位小皇孙一天也不闲着,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要掺和,关键嘉靖自己养大的孙子,宠得不像话,什么都由着他。

    朱翊钧欢快的来到李春芳跟前,向他伸出手:“李大人,我们走吧。”

    “殿下,请!”李春芳一见他就头疼,但也无可奈何,只得牵起他的小手退出殿外。

    朱翊钧虽然在宫里长大,但他一直居住在西苑,从未回到过紫禁城真正的核心区域。他回裕王府需要出东华门,但也是绕道而行,只远远地看过一眼皇极殿。距离太远,无法真切感受到大殿的震撼。

    皇极殿建成于永乐十八年,称奉天殿。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付之一炬。直到嘉靖四十年,三大殿才陆续修缮完成。其中奉天殿更名皇极殿,华盖殿更名中极殿,谨身殿更名建极殿。

    皇极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也是紫禁城最大的殿宇,主要用于重大庆典和科举。

    朱翊钧跟在李春芳身旁,穿过开阔的点前广场,从御路两旁的台阶走上三级汉白玉台基,巍峨雄伟的宫殿显得众生皆渺小。

    大殿两旁的殿堂、楼阁、台榭、廊、亭轩、门阙对称排列。月台上陈设日晷和嘉量各一座,代表计时和计量,铜龟、铜鹤各一对,象征着长寿。

    朱翊钧半眯着眼抬头望去,金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耀眼夺目,每一处檐角都站着一排小兽。朱翊钧在心里数了数,一共有十只。

    殿试之前的仪式非常繁琐,几百个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