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8节 (第1/2页)
“只是,末将近来名气大涨,天南海北的名士都听过末将的名字,还说曾与末将相识。” 朱翊钧一拍桌子:“胡说!” 李诚铭吓得,当场给他跪了。 朱翊钧让他起来:“你没离开过蓟镇,那些人如何见过你,兴许是重名,不必困扰,继续在戚家军呆着,建功立业,将来承袭爵位,为大明效忠。” 李诚铭抱拳:“末将定当不负陛下期许,守卫边镇,保国安民。” “哥哥~” 朱翊钧低头,瑞安公主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袖:“宫里好多年没有放过烟花了。” 朱翊钧问:“你想看烟花?” 瑞安公主点头:“想看。” 朱翊钧又问旁边的栖霞公主:“你想不想看?” “想~” “你呢?” 朱翊钧问潞王,潞王摇头:“不想,我已经长大了,不看烟花。” “行吧,元宵节,我带她们去看烟花,你留下来温书。” “啊?”潞王以为自己听错了,“要留我一个人吗?” “对呀,”朱翊钧笑眯眯的看他,“你已经长大了。” 潞王以为自己真的去不了了,过年这十多天,一直闷闷不乐,连皇太后也看不下去了,问朱翊钧:“你又怎么他了?” 朱翊钧说:“元宵节,我打算带他们出宫看烟花,镠儿说他长大了,不看烟花,我就让他留在宫里温书。” 皇太后抓住了重点:“你要带他们出宫,不同我商量?” 朱翊钧问:“不如母后同去?” “这么冷的天,我才不出去。” 朱翊钧笑着揽过她的肩膀,扶她坐在炕上:“母后在寝宫休息,我带他们出宫见见世面,一定保证他们的安全。” 皇太后还是担心:“且不说两个大的,那小的毕竟是淑太妃的孩子,你要带她的孩子出宫,总得问问她的意思。” “母后说得是。” 朱翊钧知道,太后说得有道理,秦氏在宫中无所依傍,只有栖霞公主这一个女儿,平日里,公主读书,她恨不能亲自接送,早早的在宫门口等着。 朱翊钧按照皇太后的吩咐,专程到永宁宫去了一趟,还给了些赏赐。 皇帝要带着meimei出门,淑太妃自然不会说什么,只嘱咐女儿,不可乱跑,也不能给陛下惹麻烦。 三个孩子只在宫中见过太监扮演的街市,却从未见过长安大街真正的繁华。看着路两旁琳琅满目的新奇玩意儿,目不暇接。 一路上,朱翊钧给买了冰糖葫芦、糖人、花灯、玩具,带他们看了杂耍,又去看鳌山灯。 近几年来,国库收入连年增长,各部的财政也有了结余,元宵节为百姓扎的鳌山灯也造型各异,愈发精美。 弟弟meimei忙着看花灯,朱翊钧忙着看人,把张简修拎过来问:“你确定他们今日也回来?” “来!”张简修肯定地说,“年年都来。” 朱翊钧冷笑:“若是没来,你明儿去午门外当值。” 张简修掐指一算,到午门外,那可离皇上越来越远了。 就在放烟花的时候,朱翊钧终于看到了他寻找了一晚上的身影。 “这位小姐,兔子花灯要不要?” 张若兰惊喜的回过头来,“陛下”二字到了嘴边,看看周围人群,又咽了回去,只声若蚊蝇的喊了声“哥哥”。 周围嘈杂,朱翊钧故作听不见,把耳朵凑过去:“你说什么,大声一点。” “哥哥!” 此时,五颜六色的烟花陆续升上半空,绽开出绚丽的花朵,又如星雨一般簌簌落下。 朱翊钧忽然想起个有趣的事情:“就在这个地方,我以前也和别人一起看过烟花,你知道是谁吗?” 张若兰说:“我爹,还有三哥。” 那是朱翊钧小时候的事情:“你怎么知道?” 张若兰笑道:“我就在旁边,只是,那时你眼里没有我。” 朱翊钧低头,轻轻在她鬓边碰了一下:“以后,我眼里都是你。” 说完,他就转过身,招呼弟弟meimei回去了。 与察哈尔部的和议已经达成,年后开始实施。朱翊钧封俺答为顺义王,同样也得给土蛮封个王,给了赏赐,还投其所好,送了乌斯藏佛教的喇嘛和经卷,又在辽东开马市,大张旗鼓,分外隆重。就是要让蒙古和女真其他部落都来看看,俺答、吉能、长昂、土蛮……几大部落首领先后臣服,其他还想和大明作对的,先掂量一下,自己和以上几位比起来,有没有那么大能耐。 但他也知道,蒙古和女真部落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一时之间,想让所有人都称臣,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已经老实的俺答,虽不敢招惹大明,仍对西边一些少数民族部落蠢蠢欲动。 如此声势浩大,还有一个目的,让土蛮曾经的盟友知道,他已经背叛了他们。 在王崇古出发之前,朱翊钧曾对他说过:“大明可以和蒙古各部休战,但蒙古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