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1节  (第2/2页)
出身微贱,故不宜立为皇太子。”    玉柱一听这话,心里也就明白了,康麻子对老八依旧还是留有余地的。    毕竟,辛者库贱妇所出,这种恶毒之极的人格毁灭,尚未骂出口。    朝堂上的事儿,从来都不是儒家的那种辩经。    这就好比,张三犯了罪,证据已经确凿了,他还死不承认,那怎么办呢?    这种时候,继续辩论下去,只可能浪费口舌,并无卵用。    最终,都要靠暴力机关的惩罚了。    随着康熙的一锤定音,异常鼎盛的八爷党,被敲响了败亡的丧钟!    玉柱察觉到有人一直盯着他看,便借着监视殿内的机会,不动声色的看了过去。    这一看,玉柱不由暗觉好笑,暗中盯着他看的,竟然是老八。    没办法的事,老八虽然是真的宽仁,但是,玉柱别有所图,只能舍弃了老八,支持康熙了!    上帝是公平的,在政治权力场上,鱼和熊掌,几乎不可能兼得。    脚踩两条船的人,比如说,李光地吧。终其一生,无论是地位还是成就,都远不如吴琠。    说白了,谁都不可能真正的信任墙头草似的两面派,康熙如此,玉柱也是如此。    只是,就在太和殿内的大局将定之时,忽然有人站了出来,指着玉柱的鼻子,厉声喝道:“回皇上,隆科多父子,分掌京城兵权,此乃国朝之大忌讳也。奴才以为,应将玉柱调离出京,免生肘腋之祸。”    玉柱扭头看去,却见安亲王岳乐的第十七子,八福晋的舅舅,景熙主动跳了出来,对他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康熙还没说话,就见景熙的弟弟,安亲王岳乐的第十九子,也是八福晋的舅舅,吴尔占,也主动站了出来。    “回皇上,奴才以为,万万不能忘却外戚专权之祸也!”    明明被猖狂的攻击了,玉柱却故意把头一低,闷不作声。    吴琠见了此情此景,不由大感欣慰,他的门生深谙政坛争斗之精髓也。    想必,距离自立门户,为时不远矣。    张廷玉偷偷瞧了眼玉柱,心里暗生一股子无法战胜的挫败感,如此年轻,竟又如此狡诈,怎么斗得垮?    李光地暗暗冷笑不已,两个都是八福晋的舅舅,就算他们说的是真理,老皇帝也绝对不可能听得进去。    唉,队友如猪,幸好及时的跳了船啊!    就在李光地庆幸不已之时,康熙表态了。    (ps:今天的月票超过了1600张,必有加更,信誉保证,从未失言。)    第290章 玉帅    “李光地,拟旨,晋玉柱三等勇毅子,授靖西将军,委西宁驻防八旗副总管,兼辖青海诸藩公事…”    如今的青海地区,全是羁縻的和硕特蒙古各旗各部,并未设立省道府县等行政机构。    一言以蔽之,青海地区全都没有改土归流,依旧是和硕特蒙古王爷和台吉们的天下。    青海的诸藩事务,统归西宁驻防八旗副总管管辖。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朝的西宁卫,隶属于甘肃省管辖。    西宁八旗副总管,从三品,例兼理藩院额外侍郎衔,只能由满洲旗人权贵担任。    别看玉柱的兼职甚多,他此前的最高官职,仅仅是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而已。    吴碘眯起老眼,略微一思量,便明白了老皇帝的心思。    安亲王岳乐的儿子们,集体围攻玉柱,也确实把玉柱赶出了京城。    但是,玉柱又跳了一大级,不仅晋为正一品的三等子爵,还正式混入了三品大京卿的行列之中。    更重要的是,玉柱之前的靖西将军,都是管理青海蒙古诸旗的土皇帝。    大清的将军,分为三类,即封号将军,辖地将军及驻防将军。    比如说,抚远大将军、靖西将军或靖边将军,这些不加地名的将军,都属于是封号将军,负责节制当地的八旗兵。    在军情紧急的时候,这些封号将军,都有权临时调动当地的绿营兵。    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等,这些都是辖地将军,属于当地的军政一把手,妥妥的土皇帝。    至于,江宁将军、杭州将军、西安将军和荆州将军等等,都是驻防重要地点的将军。    他们只管八旗兵,实权也最小,主要起监视汉臣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封号将军,不常设,事毕即撤。    但是,青海地区属于特例。    自从,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卷土重来之后,青海和甘肃地区,就成了大清的边防前线。    康熙特意设置了西宁八旗副总管,以靖西将军衔,节制驻扎于西宁的全部八旗和绿营兵马,其目的就是防备和硕特部蒙古诸部的野心家们。    吴碘斜睨着安亲王岳乐的两个傻儿子,心里暗暗冷笑不已。    嘿,不懂事的东西,就凭顺治爷差点传位给了安亲王岳乐,他们这一大家子的前途,早就彻底的终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