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1章 一篇文章动天下 (第3/3页)
,未四长’…… 曹cao越看,越觉得有趣。看到后面,还发现有祖宗曹参的事迹,更使得曹cao开怀大笑起来。 这个友学,果然是聪明。 他写出这么一部书来,凡被提及者,勿论是本人,亦或者是子孙后代,岂能置之不理? 别的不说,这些人一定会拼了老命的推广。 你们不是说我年纪小,不是说我不够资格吗?我用这么一篇文章还回应你们的质疑,看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除非,你们要否认自己,或者自己祖先的事迹。否则就定然会赞同…… 曹朋那倔强的模样,似乎又浮现在了曹cao眼前。 当初酸枣撤兵,曹朋建议曹cao把酸枣百姓一并撤走。当时曹cao不同意,曹朋竟然在府衙大堂上跪了大半夜,最终使得曹cao回心转意。而结果,却是曹cao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些从酸枣撤退下来的百姓,对曹cao感恩戴德。 以至于当袁绍兵临官渡的时候,当地百姓给予了曹cao极大支持。 民心,民意…… 官渡一战,固然是曹cao运筹帷幄的胜利,也未尝不是民心的胜利。 ‘水载舟,亦覆舟’,似乎也明白无误的表达了曹朋的观点。这小子,这次又要出风头了! 曹cao甚至相信,当这篇《三字经》出来,必然会被迅速推广,甚至会取代自秦汉以来的《仓颉书》,成为日后最为流行的启蒙读物。因为,这本书里几乎涵盖了这天底下的世家大族。 有郑玄,有卢绾,有崔业…… 曹朋在这篇《三字经》中,给足了那些世家大族利益。 为了这些利益,他们也必须争相推广。 事实上,曹cao却猜错了。 曹朋把书送给孔融的时候,还没有传出环夫人要请他做曹朋老师的消息。他之所以送给孔融,是希望能拉近和孔融的关系,以便日后能掌控住舆论的导向。这三字经,是曹朋晋身清流的一块敲门砖。想要得到整个清流的支持,单凭几篇文章还不行,更需广阔的人脉…… 不过,这篇《三字经》一出现,足以杜绝所有人的议论。 能写出一篇如此‘美妙’启蒙读物的人,难道还当不得一个启蒙先生? 试想一下,若十几年后,全天下人都在试用《三字经》、《八百字文》的时候,昔年的作者,却连个启蒙先生都当不得,还被所有人认为不合适。那岂不是对在座之人最大的嘲讽? 曹cao抬起头,“如此说来,友学当得?” “当得!” 荀悦更大声道:“若曹友学当不得,则天下无人能当。” 废话,这个时候否定曹朋,就是否定《三字经》;否定了《三字经》,那就是否定荀淑…… 别说荀悦了,连素来稳重的荀彧,也表现出决绝之意。 那意思分明是冲曹cao说:你要是不让曹朋当你儿子的启蒙老师,我就跟你急! 曹cao看着众人,仰天大笑。 这一部《三字经》,不仅仅是曹朋的荣耀,更是他曹cao,乃至整个曹氏宗族的无上荣耀…… “既然如此,就依诸公所言。” 《三字经》的内容,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在一夜之间,传遍了许都街头巷尾。 你聊天时,若不说两句‘三字经’,你就不好意思说你是读书人。并且,在颍川各大家族的推动下,《三字经》的内容,更迅速向外传播出去。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也准备变更课程,正式引进《三字经》和《八百字文》。不为别的,只因这两篇文章,太经典。 襄阳,水镜山庄。 司马德cao一脸无奈的向黄承彦看去。 同为书院,他这水镜山庄自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三字经》的内容。 看着一脸得瑟的黄承彦,司马徽也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承彦兄,当年我与德公,却小觑了令婿。” 黄承彦手捻长髯,虽故作平静。 可是从他的眼眉中,依然能看出他的得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我江夏黄氏,亦可与中原名士争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