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3章 悲愤诗(1/2) (第3/3页)
九岁,是时候正式入学,学习经典文章也就是说,他的启蒙教育初步完成。 到了这个阶段,就必须要正式的在学堂里学习。 曹朋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所以并不显得奇怪…” 曹cao笑道:“我听说,仓舒在你那里,还接受了其他人的授业吗?” “正是!” 曹朋躬身道:“德润、士元、广元皆有为之士,才学过人,仓舒得他们授业,收益良多。” “恩,阚泽此人我知道,也算是你的老部下了。 说起来,他也是个有才华的人,是时候该入仕了。我也正好要和你说这件事情,子山在海西已有三年,政绩卓著。我拟将他调至司空府,出任辞曹一职,并兼任太仓令一职。如此一来,海西出缺,阚泽也算是海西老人,可继任,你以为如何?” 步莺要上调了吗? 辞曹和太仓令,皆实权职务。 特别是辞曹,有监察百官之责,属于司空府内部的执法机关。 步莺出任辞曹,品秩虽未提升太多,确是一次不小的升迁……让阚泽接掌海西? 曹朋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 于私,曹cao准许曹朋继续享受海西的三成收益:于公,银楼的开设,也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去稳定局势。相比之下,徐州九大行会的行首,更容易接受曹朋的部曲。若换一个人过去,势必会出现一些波动,单只是和九大行首的相处,就是一大问题。九大行会是曹朋一手设立,阚泽前往海西,无疑是最佳选择。 但曹朋也知道,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享用海西的收益了! 从邓稷,到阚泽呢……,… 待阚泽卸任时,曹朋对海西的掌控,至少超过十年。 当一个人对某一个地方掌控超过十年,换谁都会感到眼红。更何况,如今的海西可不是七年前那个荒僻之地,已成为两淮最富庶的地区。九大行会不禁垄断了两淮商业,更勾连江东。若银楼的效果出来,曹朋再想享用收益,估计很难。 别的不说,海西每年的盐税过亿,曹朋的收益将会何等悄人? 曹cao不得不考虑这些事情,阚泽继任海西,也预示着阚泽之后,曹朋将失去对海西的控制。 曹朋想了想,躬身道:“侄儿愿从叔父之命。” 阚泽之后,我同意放弃海西的利薹! 曹cao的眼睛笑成了弯月,轻轻点头:友学果然是个知进退的小家伙! “这两年,隽石在执金吾做的甚好。 前些时候文若曾向我举荐,决定任隽石为城门校尉之职,我已经应下此事。另外,王猛在军中也颇有长进,如今西凉不甚平静,护羌校尉出缺,我已上奏陛下,由王猛接掌护羌校尉一职。你那结义兄长王买,则出任行军司马,你以为如何?” 这是一个交换! 曹朋接受了阚泽之后,放弃海西收益的决定。 曹cao则投桃报李,还之以其他方面的补偿。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书馆有司马两人,城门侯十二人。曹cao只说任曹汲为城门校尉,也就告诉曹朋,其属官可以由曹汲自行委派。曹汲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提拔一些属于他的亲信。 换而言之,曹cao准许曹家自立门户。 至于护羌校尉,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执掌西羌事务,震慑凉州,也是一个极大的实权职务……”而将王买调至陇西,也说明了曹cao对西凉马腾,有所觉家……,… 这两个职务,可都是不折不扣的实权官职。 曹朋哪能不清楚曹cao的心意,连忙躬身拜谢。 “友学,我让你过来,还有一件事情要与你商议。” “不知叔父有何吩咐?” “你先看看这个……… 曹cao说着,从书案上翻出一副白绢,递给曹朋。曹朋上前接过来,就着烛火的光亮扫了一眼,只见那白绢上尽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字迹娟秀,可看出功底不凡。 “悲愤诗?” 曹朋诧异的抬起头来,看了曹cao一眼,见曹cao面无表情,又低下头去,认真的阅读起来。 今儿有点头疼,可能是洗了凉水澡的缘故,脑袋昏沉沉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