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零八章:一切真相大白!怀宁王之意,女帝心意,许清宵之意!他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一切真相大白!怀宁王之意,女帝心意,许清宵之意!他来了! (第7/8页)

大的过错。

    而站在女帝的角度来说,也没有什么大错,兵符换怀平郡王的命,完全是血赚,拥有兵符,皇权稳固,做起事来就不用畏手畏脚,大力发展国家。

    已死的人,记在心中,时时刻刻,不要忘记,等到大魏真正稳定下来,太平下来,再秋后算账,完全没有一点问题,那个时候别说怀平郡王了,怀平亲王也得死。

    帝王无情是好事,要是情绪不稳定,不顾国家,不顾天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国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嫉恶如仇可以,但也得有实力,像朱太祖,权力捏的死死,所以贪官污吏,该杀就杀,再看看崇祯帝,干什么都要受人牵制,想查贪官,不让你查,真撕破脸了,你也可以下台了。

    仔细想想。

    许清宵并不憎恨陛下,但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无非是立场不同罢了。

    并且许清宵明白,陛下不会真正罚自己什么,不然朝堂上自己就可以领盒饭走人了。

    小惩大诫是自己最终的结果。

    只是许清宵也愈发明白,朝堂之上的斗争了,自己往后做事,一定要好好去想,认真去想,每一件事情都要好好揣摩。

    不然的话,一直上当也不行啊,反正无论是看人还是看事,都要仔仔细细看,防范于未来。

    并且这一天来,许清宵还有一件事情想了很久。

    那就是怀平亲王为什么会交出兵符。

    怀平郡王如此大闹,他为什么不制止?

    最终,许清宵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怀宁亲王是故意送出兵符的。

    至于为什么,许清宵倒不是想不出,而是时间急促,短暂时间内是想不出来的。

    可不管如何,怀宁亲王眼下是自己的大敌。

    而且是隐藏极深的那种,绝对不会正面与自己交锋,这种大敌才是最为可怕的。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一点,怪就怪在大魏现在衰败,什么事都有,要换做盛世,估计怀平郡王等不到自己来杀,女帝早就杀了。

    没有任何皇帝会容忍这种郡王存在。

    “兴亡皆百姓啊。”

    许清宵摇了摇头,想再多,其根本问题还是在百姓身上。

    “水车之事,再等数月,应该有些结果,就希望接下来不要有什么麻烦了,国富民强才是王道啊。”

    许清宵心中自语。

    也就是如此。

    转眼之间,又是三天过去了。

    许清宵被扣押在大牢之中三天。

    各地藩王不断叫嚣,各种奏章辱骂许清宵,更是扬言一定要杀许清宵,否则难以平怒。

    这一日。

    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接连上奏。

    “陛下,臣,有事启奏。”

    “淮南郡,十二府地,有千万百姓,为许清宵请愿,十二卷万民书已送至京都。”

    这是刑部的官员。

    “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河宁郡,九府之地,八百万百姓为许清宵请愿,八卷万民书也已送至京都。”

    这是户部的官员。

    “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一道道声音响起。

    朝堂当中,六部官员纷纷开口,这三日来,大魏百姓为许清宵请愿闹得沸沸扬扬,一卷又一卷万民书送来京都。

    皆然是希望陛下开恩,饶恕许清宵。

    有人细算过,截至目前为止,一共有一百四十五卷万民书,还有部分正在路上。

    可以说,许清宵赢得了大魏百姓之爱戴,否则也不会闹得天下皆知。

    待众臣启奏完毕。

    陈正儒出声了。

    “陛下,臣认为,许清宵夺权之罪,的确为大罪,可怀平郡王打伤刑部尚书在先,许清宵也是一时愤怒,再者也为破案。”

    “所以臣觉得,此事,让许清宵将功抵过,平丘府赈灾案之功,抵夺权之过,再罚许清宵禁足痛改前非,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陈正儒出声,提出解决方案。

    “藩王那边如何解释?”

    女帝开口,平静问道。

    “将万民书送至各地藩王面前,民意大于天,相信诸位藩王也会明白。”

    陈正儒给予回答。

    藩王弹劾许清宵,这的确不好处理。

    可这万民书恰好可以利用上,万民书送去,若是藩王继续叫嚣,那就是与百姓抗衡。

    这天下,谁都不敢与百姓抗衡,哪怕是陛下,也不能。

    “恩。”

    女帝点了点头。

    而后开口道。

    “既如此,传朕旨意。”

    “许清宵破平丘府赈灾案,为大功一件,但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