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一十章:户部税收,皇权特许,大内龙符,许清宵又要开始搞事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户部税收,皇权特许,大内龙符,许清宵又要开始搞事了! (第4/8页)

法,不让许清宵有机可乘,刑部的教训,大家可是看在眼里。

    “行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吧。”

    说到这里,顾言也没多想了,做自己的事情。

    就如此。

    两天后。

    此时,许清宵将最后一份卷宗看完了。

    面前摆放着一叠厚厚的白纸,这是他统计出来的结果。

    如此大的工程,整个户部需要核算至少十天,然而许清宵一个人两天完成,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只是当结果出现后。

    许清宵的眉头,也皱的很厉害。

    这三十年来的财政,许清宵算清楚了。

    同时也知道了,如今的大魏到底面临着什么危机。

    三十年前,武帝第三次北伐,当时大魏的整体营收是九万万两白银。

    而直到如今,三十年后,大魏目前每年的税收是一万零四百八十六万四千八百三十五两二钱十六文。

    可现在大魏一年的基本支出,就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九千八百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大魏王朝的国库,去年进账六百多万两。

    但之所以还有余存,不是大魏现在还不错,而是自武帝晚年开始,放弃了许多国家发展。

    民生发展,基建发展,军事发展,甚至是教育发展。

    但即便是放弃了这么多发展,可大魏王朝依旧面临着赤字危机。

    甚至是说,很有可能经济崩溃。

    一旦经济崩溃,国库没钱,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有灾赈不了,无数百姓饿死,想要施展利国计划,没钱只能憋着,军队发不起军饷,官员收入低。

    国运直接衰败,国家也会无法继续超前发展。

    这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女帝上任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削减官员工资,调到最低。

    这有一定效果,但绝对不能持续,极度的压抑之下,会使官员疯狂贪污,到时候苦的还是百姓。

    那么想要解决这个麻烦,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印钱。

    大魏的硬通货可不是黄金白银这种东西,这玩意除了富贵人家能拿出来,正常的货币流通是‘铜钱’和‘宝钞’。

    按照一二三四线来划分的话,大魏一二线城市用宝钞的比较多,三四线城市用铜钱比较多。

    铜钱的加印比较麻烦,而宝钞的加印就很简单了。

    一旦国库真正面临负数,那么大魏只怕会在第一时间加印宝钞。

    如此一来的话,最恐怖的东西就来了。

    【通货膨胀】

    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发生了,整个大魏直接完蛋,神仙来了都救不了。

    通货膨胀最恐怖的就是民心大乱,到时候老百姓们疯狂抢购粮食,引发食物恐慌,钱再也不是钱,连锁反应之下,就是疯狂的贬值,王朝信用度直接暴跌。

    这个时候,某某藩王直接来一句,这些都是大魏女帝的错,兄弟们,刀在手,跟我走,推翻这个破王朝,重新打造美好新世界。

    一旦如此,百姓就算是不想反也要反了。

    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血流成河了。

    比北伐还要恐怖。

    许清宵咽了口唾沫。

    经济战争比打仗还要恐怖百倍,打仗的目的是什么?也是为了利益。

    而经济一旦崩塌,就算是当世出个圣人也没用,毕竟圣人能让天下百姓吃饱饭吗?

    读书喝西北风?

    许清宵不看不知道,这一看整个人都有些沉默了。

    如果说,在没有看户部财政情况,许清宵认为大魏的问题,无非就是生产力少了一点,各地藩王蠢蠢欲动,女帝登基名声不太好。

    仅此而已。

    可今日一看,许清宵才算是明白,女帝为什么要兵符了。

    因为.......大魏随时会崩塌。

    一个三十万万的人口王朝,随时会崩塌。

    望着茶桌上的卷宗,许清宵陷入了沉默状态。

    这是大魏当前国库存余。

    一万四千三百六十七万白银。

    这笔钱,根本不能动,随便来个天灾人祸,就是几千万两,如果遇到平丘府这种事情,三五千万两都不见得能解决问题。

    但天灾人祸年年都会发生,运气好点,十年二十年不出一场大事。

    运气背点,今年可能就要出大事。

    而且这仅仅只是赈灾问题,国家发展呢?

    总不可能一直小心翼翼,烧香祈福,希望不要有什么天灾人祸?然后坐在家里等死?

    要知道,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是每年都在进步。

    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