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后!【必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后!【必看】 (第6/7页)

都不会这样做啊。

    许清宵自言自语,他在分析。

    而陈正儒没有说话,待许清宵百思不得其解之时。

    陈正儒的声音响起了。

    “有人企图剥离文宫。”

    陈正儒的声音很平静。

    但这平静之言,在许清宵耳中,却如同惊雷一般。

    下意识他是否决的,可结合陈正儒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啊。

    可许清宵还是忍不住出声。

    “剥离文宫?”

    他咽了口唾沫,他眼神之中充满着不可置信。

    大魏文宫,诞于五百年前,朱圣之时。

    大魏京都为何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文宫先显,最终迁都此地,这就是圣人的威望。

    自此,从那一天后,大魏文人皆称圣人门徒,走到异国他乡,都昂首挺胸。

    而如今过了五百年了,文圣已经逝去,可文宫却一直留在此地,后世人不断用才气蕴养文宫。

    可以说,大魏上上下下的百姓和文人,最大的骄傲,不在于军事能力,也不在于富裕能力,而是大魏出了一位圣人。

    古今往来多少鼎盛王朝?有几个王朝出过圣人?

    这是精神上的绝对骄傲,是每一个大魏百姓骄傲的东西。

    可现在陈正儒告知,有人想要剥离文宫,相当于夺走这个儒道正统,这怎么可能?

    “陈儒,这不可能。”

    “朱圣在京都悟道成圣,如何剥离?”

    许清宵已经不用大人称呼了,而是用陈儒,代表着用儒生的身份交谈此事。

    “可朱圣游历诸国,传过圣人之道。”

    “圣人之争,其实一直都有,只是大魏自朱圣之后,也出过无数有才之人,压制天下文人。”

    “例如太平诗会,否则,若是大魏文宫一旦式微,便会有人争抢正统之说。”

    “这一次,老夫感觉,有人在幕后推动。”

    陈正儒平静回答。

    让许清宵有些哑口无言了。

    是啊,朱圣是在大魏京都悟道,而且还是大魏子民,可问题是,儒道本身就是教化天下,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儒道,只要有一颗读书的心。

    自然朱圣也会去各国传道,将自己的学派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个圣人都会做的事情。

    而这样的做法,会引来许多争议,不能说他是你们国家的人,就是你们国家的圣人,因为圣人没有国界之分。

    圣人自己也是如此说道。

    而圣人正统代表着就是儒道正统,谁要是成为了儒道正统,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强盛,民意凝聚,对国家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这是精神上的争夺。

    “敢谋算文宫,这是何等人也啊。

    许清宵出声。

    他实在是想不到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

    如果大魏文宫被剥离了。

    对大魏来说,是致命打击,不弱于再开启两次北伐,而且是现在的情况下,再开启两次北伐。

    说亡国夸张了一点,但大魏估计再也不可能恢复鼎盛了,可能会因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件事情太大了。

    “不清楚。”

    “但可以知道的是,这个人的背景,很恐怖,十个怀宁亲王都做不到。”

    陈正儒出声,他也不清楚是谁,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人身份极其可怕。

    十个怀宁亲王也比不过一个他。

    许清宵沉默。

    他感觉陈正儒应该是有人选,只是他不敢说而已,也不能告诉自己,这种事情被自己得知了,不是一件好事。

    “不应该。”

    “如若真有人想要剥离大魏文宫的话,不应该这般吧?”

    “这太明显了。”

    许清宵还是摇了摇头,不愿相信是这个事实。

    “不!”

    “正是因为如此明显,才能确定对方的心意。”

    “而且你知道为何如此明显吗?”

    陈正儒如此问道。

    “为何?”

    “水车吗?”

    许清宵第一反应是询问,但马上联想到了。

    “是的。”

    “水车工程。”

    “此物利国利民,可让大魏逐渐恢复鼎盛,再者还有一个原因,让他们不得不出手,不得不如此急迫。”

    陈正儒点了点头,不过还有一点许清宵忽略了。

    “什么?”

    许清宵好奇道。

    “历经苦难的大魏,出了你这位万古大才。”

    陈正儒一字一句道。

    这一番话,他没有半点夸赞,而是发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